掌聲中,李薇兒看向李洛的眼神充滿了濃情蜜意。
這一刻,她的心很亂。
她在猜測著,這首《致克蕾婭》到底是不是李洛專門為她所寫的。
而如果是的,那曲子當中那濃濃的感情又是否都是真的。
與李薇兒的忐忑不同,利爾·托馬斯此刻則是狠狠攥緊了拳頭。
跟其他人相比,作為專業鋼琴家的他更能夠看出這首曲子的優秀之處。
憑良心說,這首曲子即便是放到全世界,那也屬于最優秀的那一類。
特別是這首曲子旋律并不復雜,絕對更加適合初學者來演奏學習,這種簡單的特性又非常有利于曲子的傳播,也因此會給作者帶來巨大的聲望。
說不定李洛將會憑著這一首曲子在鋼琴界取得一席之地。
終于,利爾·托馬斯的心亂了。
難道,我就要這么認輸不成?
看著眼前迷人的李薇兒,利爾·托馬斯拼命搖了搖頭。
不,我絕對不會放棄的!
你這首《致克蕾婭》是不錯,可我剛才彈奏的《天賜寵溺》也不差。
而且我的曲子要比你的復雜,彈奏難度也更大,所以這場比試綜合起來應該是我贏了。
舞臺上,李洛彈奏完之后起身鞠躬,動作優雅無比。
聽著如雷的掌聲,他知道自己這次成功了。
這首曲子自然不是他寫給李薇兒的,而是他從前世諸多世界著名鋼琴曲之中選擇的一首。
而這首曲子,就是著名鋼琴大師貝多芬創作的一首鋼琴小品——《致愛麗絲》。
音樂大師貝多芬一生沒有結過婚,但是,他一直盼望著能得到一位理想的伴侶。
1808-1810年間,貝多芬已經是近四十歲的人了,他教了一個名叫特蕾莎·瑪爾法蒂的女學生,并對她產生了好感。
在心情非常甜美、舒暢的情況下,他寫了一首《致特蕾莎》的小曲贈給她。
1867年,在斯圖加特出版這首曲子的樂譜時,整理者把曲名錯寫成《獻給愛麗絲》。
從此,人們反而忘記了《致特蕾莎》的原名,而稱之為《致愛麗絲》了。
而從拿以后,《致愛麗絲》便成為了每個鋼琴演奏家的必學曲目,也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鋼琴曲之一。
起身走到利爾·托馬斯身邊,李洛好整以暇地問道:“托馬斯先生,你覺得今天的比賽誰贏了呢?”
“你……”
利爾·托馬斯想說自己贏,可看著周圍注視過來的目光,他又有些說不出口。
最終,他看著眼前的李薇兒,還是選擇自私一回!
“哼,自然是我贏了!你這首曲子簡直就是初學者級別的,完全比不過我的《天賜寵溺》。”利爾·托馬斯冷聲說道,只是臉色有些發紅。
聽了利爾·托馬斯的回答,李洛不置可否,可周圍的人卻開始指指點點。
大家都不是傻子,雖然你利爾·托馬斯彈得不錯,可人家李洛也絲毫不比你差啊。
更何況李洛是一首原創,一首為心愛女子所寫的曲子,這一點你一個橫刀奪愛的家伙更加不能跟人家比了。
只可惜,眾人雖然這么想,卻沒有人敢說出來。
畢竟利爾·托馬斯是著名的鋼琴大師,大家這些門外漢可不敢在他面前多說。
再者,利爾·托馬斯還是托馬斯家族唯一的繼承人,誰也不想平白去得罪他。
見周圍無人反駁,利爾·托馬斯臉上露出勝利的微笑。
李薇兒氣得要去跟他理論,卻被李洛拉住。
在李薇兒疑惑的眼神中,李洛走向了宴會廳的一個角落,來到了一個精神抖擻的白發老者面前。
“烏茲大師,您覺得我和您的弟子誰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