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無法理解李世民的感慨。
當然……李世民的感慨是有道理的。
當初的隋朝,在隋文帝的治理之下,是何等的繁華景象,哪里想到,用不了多久,這繁華便葬入了黃土之中,天下大亂,血流成河,所有的一切,都已成了如煙的往事。
而到了貞觀年間,在殺戮和數不清的火焰之中,哪怕天下又重新太平,可貞觀年的長安,也遠不及那曾經的大業年間了。
李世民感慨之后,心里倒是更加謹慎起來。
隋文帝建立了這鐵桶一般的江山,可到了隋煬帝手里,不過區區數年,便呈現出了亡國敗相。
若是朕的子孫,也如這隋煬帝這般,朕的嘔心瀝血,豈不如那隋文帝一般付諸東流?
想到這里,他深深看了一眼李承乾,而后道:“走吧,隨便逛逛。”
說罷,李世民當先往前走,沿街有一個絲綢鋪子,李世民便踱步進去。
看著這絲綢店里的絲綢,于是李世民隨口問那站在柜臺后的掌柜道:“這絲綢多少錢一尺。”
“客官……”掌柜正低頭打著算盤,對于顧客,似乎沒什么興趣,手里依舊撥打著算盤,頭也不抬,只口里道:“三十九個錢。”
三十九個錢……
李世民對這掌柜的傲慢態度有幾分怒氣,不過倒沒說什么,只回頭瞥了身后的張千一眼。
張千領會了意思,連忙從懷里取出了一個簿子。
這時,那絲綢店的掌柜恰好抬頭,正好看到張千取出一個簿子來,頓時警惕起來,便道:“客官一看就不是誠心來做買賣的,許是隔壁絲綢鋪里的吧,走走,不要在此妨礙老夫做生意。”
他竟直接下了逐客令。
這種對客人不客氣的態度也是令李世民第一次見識到了。
而李世民萬萬沒想到,他做天子以來,第一次采買東西,居然直接吃了閉門羹。
身后的幾個護衛大怒,似乎想要動手。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卻給他們一個眼色,示意他們不要輕舉妄動。
于是只好出了絲綢鋪。
張千這時翻閱到了簿子的某處,隨即道:“二郎,二郎……上個月,這樣的絲綢是三十八個錢,你看,這是上個月白騎打探來的消息,絕不會有錯的,確實是三十八文,也就是說,從上月迄今,絲綢只上漲到了一文錢,相比于此前絲綢每月七八文一尺的上漲,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
李世民聽到這里,打起了精神:“是嗎?”
他接過了簿子,細心的看起來!
果然……這簿子乃是上月記下來的,絕沒有偽造的可能。
于是,李世民眉飛色舞,目光落在李承乾和陳正泰身上,道:“你看……那民部沒有錯,戴卿家也沒有說錯,物價確實平抑了。”
…………
第五章送到,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