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等啦。”李世民立馬打斷陳正泰的話,不屑于顧地道:“你且拿你的名帖,先去拜見。“
陳正泰點了點頭。
這越王李泰賑災,并沒有在縣城里,為了表示出自己和災民們同甘共苦的決心,而是住在靠近河堤的鄧家莊園。
揚州刺史,以及高郵縣令,以及大大小小的屬官們,都紛紛來了,加上越王府的衛士,宦官,屬官人等,足足有兩千人之多。
這浩浩蕩蕩的隊伍,不得不一部分駐扎在莊子外頭,李泰則與屬官人等,日夜在此辦公。
李泰顯得很認真,他其實好幾天都沒怎么休息了。
這讓屬官們個個很心疼,紛紛勸李泰多休息。
李泰只溫和地搖著頭道:“本王若是休息,則高郵的百姓,可就睡不著了。”
眾人便都欽佩地都拱手道:“大王真是仁慈。”
李泰呷了口茶,鄧家為了照顧李泰的起居,調撥了許多人來,因為李泰為了祈求國泰民安,已是決心沐浴更衣,三月不吃肉,因而,為了讓李泰吃得好一些,便連揚州寺廟里齋菜做的最好的大師傅也都請了來。
李泰此時一臉疲倦,環顧左右,道:“爾等這些日子只怕辛苦,都去休息片刻吧,鄧先生,你坐著說話,這是你家,本王在此鳩占鵲巢,已是不安了,如今你又一直在旁侍奉,更讓本王不安,這河堤修得如何了?”
這被稱作是鄧先生的人,乃是鄧文生,此人很負盛名,鄧氏也是揚州數一數二,詩書傳家的世族,鄧文生顯得謙遜有禮的樣子,很欣慰的看著越王李泰。
當初越王要來就藩時,他就很詫異,因為長安城里許多人都在猜測,陛下似乎有意越王繼承大統,而太子李承乾行事乖張,望之不似人君。
可誰曉得陛下竟突然讓李泰就藩,引發了很大的議論。
等李泰到了揚州,便發現他的為人果然如長安城中所說的那樣,可謂是禮賢下士,每日與高士一起,身邊竟沒有一個卑鄙小人,而且手不釋卷。
鄧文生與李泰接觸得多了,越發對這位越王殿下敬佩得五體投地。
此時,他欠身坐下,看著依舊還提筆伏案在一張張公文上做著批復的李泰,隨即道:“大王,現今長安城對這一場水災,也很是關注,大王如今廢寢忘食,想來不久之后,皇帝得知,必是對大王越發的器重和欣賞。”
李泰的嘴角抹過了一絲苦笑。
他至現在,都覺得父皇這一次對自己苛刻了,居然直接讓他就藩,徹底想要斷絕他的希望。
他也是父皇的嫡子,只比太子晚生一些罷了。
他每日讀書,而太子不學無術。
他一向嚴格要求自己,而太子卻是率性而為。
他每日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可自己那位皇兄呢?
他不服這口氣,雖然身邊的名流高士還有屬官們,都表露出了遺憾,可李泰卻絲毫沒有表露出對太子之位的進取之心。
在他看來,只要做好自己的事,父皇終究還是回心轉意的,父皇送來的書信,語氣已越來越帶著幾分憐愛之意了,或許用不了多久,他又可以回到長安去了。
…………
更的晚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