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有了:公羊曰:九世之仇猶可報乎?
孔子曰:王道復古,尊王攘夷。十世之仇,猶可報也。
現在報紙已刊載出揚州海船覆滅的消息,高句麗和百濟挑釁之心已是天下皆知!
大唐若是不進行報復,如何自稱中國之主?
李靖的一席話,讓李世民和房玄齡等人心里了然了。
高句麗和百濟的水師雖說并非是不可戰勝,可水戰乃是大唐的短處,何況只是一年時間之內督造海船,尋覓高句麗和百濟水師作戰。現在之所以讓婁師德將功贖罪,實際上……只是打著戴罪立功的名義,讓婁師德拖延時間而已,另一面,大唐該厲兵秣馬,隨時做好從陸路出擊高句麗的準備。
李世民道:“兵部要擬一個兵策出來。”
說著,李世民深深的看了李靖一眼,隨即又道:“記住,既戰,則戰必勝。不要總是開口什么三萬鐵騎……”
李靖不由得老臉一紅。
自李世民登基之后,李靖本是有機會出擊突厥的,只可惜……他與突厥人失之交臂,現在軍中不少將軍都寂寞難耐,只恨不得再找個不開眼的立點功勞!
李靖作為兵部尚書,壓力也是很大,現在好不容易,陛下開始對高句麗起心動念,李靖為了鼓動李世民出兵,故意減少了所需征戰的兵馬。
李靖的手法,和后世的工程競標差不多,先用最低價拿下合同,至于工程后續咋樣,以后再說,反正等建了一半,叫你一聲打錢,你總不能不給吧。
李世民自然一眼看穿了李靖的心思,也很不客氣的直接戳破他。
李靖忙道:“臣萬死。”
李世民嘆了口氣道:“襲朕的船隊,此朕奇恥大辱也,朕本以為征高句麗,尚不成熟,只怕少不得要勞師動眾,可現在看來……卻需趕緊提上日程了,給兵部一年時間,做好萬全準備吧。”
李靖大喜,他心里頗為激動,自從和征突厥失之交臂之后,李靖這兵部尚書的壓力極大,下頭的將軍們成日抱怨,李靖覺得自己快要彈壓不住了,現在陛下開了口,他立馬眉飛色舞地道:“喏。”
房玄齡和杜如晦卻是彼此交換了一個眼神,都不禁露出了苦笑,他們自然知道一場曠日持久的遠征所帶來的后果,大唐百廢待舉,這一戰就算是大勝,生產若要重新恢復,卻不知需要多少年了。
只是到了這個份上,他們也就不好再說什么了。
…………
而另一頭,陳正泰氣咻咻的回到二皮溝。
今日三叔公在府上宴客,幾個胡姬彈著琵琶,一進府,便可聽到胡歌悠揚。
陳福早在府門前張望,見了陳正泰回來,便道:“今兒生員們都會試回來……叔公高興,大宴賓客,可惜公子入了宮,還說等公子回來,趕緊入席。”
陳正泰心情很差,于是沒好氣地道:“只是考個試,宴什么客?又不是高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