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莊子雖然在城外,可對于許多子弟而言,畢竟他們不事生產,也不愿住在塢堡之中,反而是城里舒適。
因而,購置土地,置辦宅邸的家族比比皆是。
有了這么多貴族,又有大量的商賈,這些人手里都有錢財,花費也是巨大,不少的奢侈行當,無論是酒樓還是客棧,亦或者娛樂場所,也都拔地而起了。
高端的消費,是能夠促進大量的需求的,而這些需求,必然會催生百業。
在西寧的拍賣行里,高昌放出了百萬畝的土地。
而此時,各大世族匯聚一堂,開始拍租。
現在棉花的價格漲得厲害,而且有利可圖,何況又有錢莊借貸,棉紡乃是新興的產業,尤其是在出現了飛梭和蒸汽紡織機之后,這個行當開始引人關注,而棉花的需求,即便是未來一百年后,也不會停止,于是人們報價很是踴躍。
尤其是崔志正。
崔志正除了用低廉的價格租到了不少土地之外,這一次也是竭盡全力的參與拍賣,甚至崔家敢于開出每畝地三百文的租價。
對于崔家的瘋狂競價,自然引起了許多世族的不滿。
這崔家……是不給人生路了啊。
未來一畝棉花地,每年的產值大抵是再一貫至三貫之間,這是大家算出來的數目。
三百文,就意味著每年,一畝地都需給陳家上供三百文錢,表面上好像不多,依舊還是有利可圖。
可是畢竟現在給世族的,不過是一片片荒蕪的土地,需要世族自己發動人力物力去開墾,去購買棉種,去挖溝渠,去建立一個又一個的莊園,去購置大量的牛馬,投入部曲進行耕作。
這其中耗費的精力和前期投入的成本可都不少。
原本許多世族早就讓賬房算過賬了,若是能將價格壓到一百五十文最為有利。而到了三百文,就可能要承擔一定的風險了。
只是崔家的勢頭很猛,瘋了似的競價,連續拍下了二十萬畝,這才作罷。
于是其他的世族,不得不開始抬高了心理上的價位。
一個多時辰,一百萬畝地,頓時租了個干凈。
以至于陳正泰原本想慢慢放出土地,讓人競租,這時才發現,大家的熱情都很高啊。
畢竟崔家全力以赴,也讓許多人看到了這土地的價值,因為大家認準了一個理兒,清河崔氏,絕不會做虧本買賣的。
不少商賈也是聞風而動。
商賈們最是清楚棉紡的價值了,若是能拿下一塊土地,那么就不擔心生產的原料供應了。
于是當日,陳家繼續推出了百萬畝土地。
消息一出,前頭競價的人不禁開罵,早知有這么多地推出,清早的時候大家打生打死做什么?
崔志正卻是老神在在,交代了族人,下午的競租依然還需全力以赴,三百文每畝的價格,能吃下多少便是多少。
這倒是讓家中的管事有些急了,于是正午的時候,悄悄尋到了崔志正,低聲道:“阿郎,三百文有些貴了,許多人原先的心理價都是一百五十文至兩百文之間呢,畢竟現在這是荒地哪,前期還不知要投多少人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