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價碼,平均一集35萬,也就是說,一部電視劇的成本,需要額外增加超過1000萬以上的營銷成本。
為什么要買?
一般來說簽約后衛視會先結給你30%到50%的錢,讓你去買收視率。如果收視率沒上去,尾款就不給你結了!
就這么不要臉。
夢溪公司也一樣,因為現在做電視劇的太多了,你不買,有其它電視劇等著買!
所以,唐仁現在基本上只跟央視、芒果臺、浙江臺、北京臺、東方衛視,五家電視臺合作…
大家知根知底。
但最多三年,等土豆視頻付費成熟了,公司的電視劇業務轉移到網絡劇上面。
不就是燒錢嘛!
誰差錢還是咋地?
現如今,最燒錢的影院業務,放緩了擴展需求,最多三年,就能自給自足;
沈夢溪的投資團隊每年給他帶來五億美元以上的收入…
怕個毛?
內容制作,夢溪說第二,誰敢說第一?
李依萍:“您買了土豆視頻?”
“嗯,也就這個價格合適…”
“那我們劇集的網絡版權?”
“沒事,繼續賣唄,外面開價多少,我們也開價多少…”
沈夢溪買不買視頻網站,跟她關系不大,李依萍擔心的是沈夢溪會用唐仁的作品助推視頻網站…
那樣的話,很容易造成內部不穩定…
很難理解?
這么說吧,微信搞免費讀書,然后用點娘收費甚至還在連載的免費做推廣,這叫什么?
官方盜版!
明白了嗎?
損害的是創作者的利益。
沈夢溪看了看在場的各位,想了想,說到:“你們別想太多,我做我的視頻網站,咱們公司的作品,我會按照市場價加入片庫,我說的網絡劇是獨播的網劇…”
“那怎么收費呢?”
“20%怎么樣?比成本高20%…”
20%的利潤,也就是說1000萬的劇集,1200萬買斷…
這個價碼…勉強達到了業內平均利潤。
這是奈飛的價碼…
奈飛給所有自制劇的價碼都是比成本價高20%。
不過,這也是問題,制作經良的好劇,你給的利潤是20%,制作一塌糊涂的爛劇,你也給20%…
“當然,后續關于收費方面的策略,會有所更改…到時候再說吧。說說看,這三個劇,你們最看好哪部?”
蔡藝農翻開《心理罪》,嘀咕了一句:“…我都沒看過…這都是市場上比較流行的嗎?”
“對的,這三本號稱國內懸疑推理方面最有知名度的…你們誰要是感興趣,想嘗試一下,可以跟我聯系一下,如果不感興趣,我就去找老侯了!”
老侯,侯洪亮,他們團隊沒準對網絡劇這種新鮮玩意有想法。
李果粒點頭:“三天后,我給你答復!”
……
國內最開始做網絡劇的是李香老公王岳侖,《人生需要揭穿》…
那是在奈飛推出《紙牌屋》之后,王岳侖剛好因為《爸爸,去哪兒》走紅了,重拾導筒,拍了一部網絡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