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第二件事。這件事和布禮息息相關。
隨著又一年過去,年歲增長,母親對布禮似乎遙遙無期的婚事更加焦灼。
布禮察言觀色,在家里自然很小心,甚至還放下身段很罕見地陪著母親去了好幾趟人民廣場的相親角。
母親是相親角好幾年的常客,不僅認識很多來這里為自己孩子相親的老父老母,對于一些婚介機構的人認識也很多。
只是,不去不知道,一去還真是被大大地嚇一跳。去的多了,總結下來,布禮對相親角的幾種真實狀況印象尤為深刻。
一是上海相親市場男女比例的嚴重失衡。
“不瞞你說,現在是男方市場,一個男生有5到10個人搶。”可是對于特別優秀的女生,一些婚介公司的紅娘卻往往會“忍痛割愛”,拒絕接收。有些婚介甚至還定了一個奇怪“規矩”:女生離過婚,或月薪超過一萬元的不收。
她們的理由是,“女孩子的時間很寶貴。你交給我,滿懷希望我來幫你牽線。但其實我做不到,那么你寶貴的時間就被浪費掉了。3個月、半年一拖,時間又過去了。索性狠狠心,讓你去別處加把油。”
“我們這里優秀的女生一抓一大把,最優秀的年薪超過一百萬。有一位在大集團工作的女生,年薪120萬,名校畢業,但這里的男生普遍月薪幾千元,一萬元左右,你說這個怎么匹配呢?不同的消費觀、不同的人際交往圈,最終還是會造成認識上分歧的呀!”
其次,在這里的相親圈里,年齡超過35歲的剩女不要太多,而且條件真的比那些掛在牌子上的剩男好太多太多。
從資料上就可以看得出來,交交關關剩女大多是海歸,高學歷,漂亮,有錢,高智商,工作好。而那些同年齡的剩男就看不下去了,大專,170以下,胖丑,窮,甚至連沒有獨立婚房這種都出來了。
第三個印象,林子大了,真是什么樣的丈母娘都有。
不管從資料,還是從交談中就可以明顯得出,這里的“丈母娘”十分看重包括經濟條件在內的男方的硬條件,很多阿姨都是“住房控”、“收入控”、“學歷控”,而且很出奇一致的更喜歡有上海戶口的小伙子。
賣相控:除了體健貌端,有些丈母娘們會希望毛腳女婿的身高不低于175公分,甚至最好不要戴眼鏡。這是典型的“賣相控”,往往成為許多男青年的第一道屏障。
物質控:有房子嗎?有貸款嗎?房子是中環內的嗎?有車子嗎?奧迪還是寶馬?月收入超過5萬嗎?
雖然上海生活成本高是事實,為女兒找個穩定的依靠也可理解,但一些丈母娘太過直白的表達還是讓很多潛在的毛腳女婿吃不消。
本地控:除了賣相、物質外,很多上海丈母娘本地意識比較強,大多數本地男孩可以被看上。但是布禮見過多次丈母娘對來自外地男居高臨下地審視、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