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歌鄭謙特別熟悉,前世在做自媒體視頻的時候,講到激情處,鄭謙都會插播這么一首曲子,能帶給人心潮澎湃的影響。
但這首曲子依然被鄭謙否決了。
他發現自己陷入了誤區,雖然王傳軍要求創作一首類似《鋼鐵洪流進行曲》這樣的交響樂作品,但可能是表述不清楚,畢竟,在國慶節這樣的典禮上,歌唱祖國才是國慶大典上的中心主旋律。
如果是大閱兵,鄭謙肯定施展渾身解數也要把無數大氣磅礴的背景樂給寫下來。
但現在,是國慶典禮!
于是鄭謙在草稿紙上飛快的寫下《我的祖國》這首歌。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鄭謙寫的旋律是交響合唱路線,所有的節點都是為合唱而準備。
第二天,鄭謙就聯系了王傳軍,告知詞曲已寫好,需要錄制聽效果。
王傳軍大喜,連忙派人來接鄭謙趕往總政歌舞團大樓。
整整一天時間,鄭謙埋頭在錄音室內編曲,并且他還親自演唱了一遍SOLO版。
時間緊張,為了完成任務,鄭謙把手機關機,整個人都沉浸在制作中。
周三,一大早,王傳軍把創作室的六名詞曲作家喊來。
與此同時,副主任張志新也把周賀帶到。
一群人在會議室內經過短暫的討論,便開始陸續播放鄭謙和周賀的曲子,決定它們的命運。
首先播放的周賀創作的交響樂作品,名字叫《沙家浜》。
整個故事講述的抗戰時期,江南新四軍浴血抗日的真實故事。
為了詳細的了解故事的原型,周賀遠赴江浙沙家浜一帶,在抗日游擊根據地中心采風,遍尋當年新四軍在此留下的戰斗足跡。
回來后,周賀靈感爆棚,寫下了這一首交響樂曲。
同時還進行了填詞,歌詞里體現了濃濃的軍民魚水情。
不得不說,周賀能夠與鄭謙一起被邀請進總政創作室,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這首曲子聽得在場中人都唏噓不已,交口稱贊。
其他六名詞曲作家都向周賀豎起了大拇指。
“早就聽說周賀你在戰友文工團獨當一面,果真是名副其實!”
“這首曲子具備很高的水準,必須對沙家浜有充分的認識才能創作出這樣的作品,了不起,佩服!”
“周賀,我們創作室有了你,可真是如虎添翼啊!”
“哈哈,這下我們身上擔子就清了,王主任,我覺得要給周賀獎勵啊!不能讓真正有才華的人失望!”
其余人七嘴八舌的諫言。
王傳軍和張志新對視一眼,微微一笑。
就這?
真正精彩的在后面!
隨后,便開始播放鄭謙的作品,《我的祖國》!
兩人其實昨天就拿到了這首樂曲,并進行了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