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李嘉圖老師!他也來了,他可是獲得過《留聲機》最佳作曲的超級大神!”
“看,那個金發的美女,她是路易莎,被《滾石》雜志評委全球三十歲以下最天才作曲家!”
“我們這邊高手如云,看看他們吧,一個個看起來毛都沒長齊!乳臭未干的小子們!”
“他們是蘇聯社會主義的延續,看著他們偽善的笑容,我就感到不寒而栗!”
華沙的學子們議論紛紛,有些許的騷動,雖然校長嚴令禁止喧鬧,但依然止不住現場的學子們激動而憤慨的心情。
雖然進入不了練習室,但依然在學校廣場上大批大批的聚集,等候交流會的最終結果。
而在鋼琴練習室內,由華沙音樂家瑟奇亞克、李嘉圖和路易莎為首的鋼琴家、作曲家,已經準備就緒。
鄭謙等人也一一落座。
對于瑟奇亞克等人來說,鄭謙等人毫無疑問是來砸場子的。
但對于鄭謙等人來說,自己等人顯然是被迫出戰。
而華沙愛樂音樂廳原本是可以阻止這一場所謂的“交流賽”,但卻并沒有下決心阻止,顯然也是想從中謀取一些名利。
各方的立場都不一樣,注定了今晚將會出現輸贏。
比賽第一,沒有友誼!
與此同時,華沙本地的媒體也是聞訊趕來,波蘭國家電視臺記者更是親自抵達現場,在練習室里早早就做好了收音和攝影的工作設備。
等雙方開始“交流”時,在攝影機的拍攝下,一切都向著不可預料的結局在發展。
六點三十分,天色入夜。
著名的德國作曲家卡內基看了下腕表后,立即站起身來,開始說明交流會的規則。
由四位第三方公證人出題,雙方根據題目開始作曲。
三局兩勝。
每一局創作時間為半小時,半小時后由四位公證人打分。
賽制簡單粗暴,期間雙方不會有任何的交流,除了防止互相爭吵之外,最重要的是各自的語言都不相通,避免了直接的言語接觸。
“第一題。”
卡內基說著流暢的英語,緩緩開口道:“華沙和中國都曾在二戰飽受戰爭的摧殘,我想沒有什么比對‘戰爭’的思考更適合雙方的主題了,那么,第一題,就以‘戰爭’為題,開始你們的創作吧!”
“注意,你們只有三十分鐘的創作時間,而且必須是即時創作,必須是首次出現,一旦有一方彈奏出我們熟悉的旋律,很抱歉,這一方將會立刻被判出局。”
話音一落,整個練習室近百人的目光都開始在華沙音樂家群體和中國音樂家群體中來回掃視。
華沙音樂家們立即就動作了起來,拿出了曲譜開始認真譜寫旋律。
而中國音樂家這邊,樓澤、廖敏、宋輝明等人,都是轉過頭來,眼巴巴的看著鄭謙。
鄭謙陷入沉思。
宋輝明見狀,小聲說:“謙哥,不如直接彈奏《當那一天來臨》,絕對能贏!而且他們肯定沒聽過!”
樓澤看了一眼旁邊虎視眈眈的攝影機,伸手飛速給了宋輝明的額頭一個爆栗,罵道:“別出餿注意!”
宋輝明捂著頭,干笑一聲。
廖敏看著思考中的鄭謙,噓了一聲:“小聲點,不要打擾鄭謙!”
所有人心中一凜,頓時全都緘口不言。
華沙音樂家們一邊思考,一邊書寫。
同時。
他們看到如同卡殼了一般的鄭謙等人,也是各自冷笑。
沒有金剛鉆,還想攬瓷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