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身正不怕影子歪,只是憑空被人誣陷,總覺得心里有些不舒服。
而且這樣的輿論攻擊,也根本沒有打算致鄭謙于死地的意思。
感覺上就是純粹的試探,單純的惡心一下鄭謙而已。
根據對方構陷的內容來看,顯然是知道德國柏林市長邀請鄭謙入籍之后,直接就迅速的接著這個消息直接發難。
更進一步來說,對方或許壓根就不知道現場的情況,也不知道鄭謙拒絕的事實,只不過聽風就是雨罷了。
鄭謙如果沒有更換國籍,一切都好說,最后的結果也不過是犧牲一個肉雞網站。
如果更換了國籍,這一下就能讓鄭謙在國內翻不了身。
畢竟鄭謙除了普通公民的身份之外,本身還是體制內的文職干部。
當然,并不是每一個中國人都認為國外的月亮比較圓。
雖然近幾年國內的精英有不少人悄悄更換國籍,但只要任何一個真正了解鄭謙的人,都知道,這件事放在鄭謙身上,是萬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但這件事情的確有點糟心。
原本鄭謙都沒打算放在心上的,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國內的網民竟然連這種低級新聞都相信……
這倒不是民智未開,而是當下的人們,經過資本信息的大規模轟炸和腐蝕,對當局產生了一種不信任感,相對于紙媒和官方,人們其實更相信網上道聽途說來的消息。
當下的輿論環境,是遠遠比不上后世愛國主義盛行時的狀況的。
在這幾年,主動搜尋看到的消息,和被迫聽到的消息,對于個人的感受來說,顯然是不一樣的。
很多人堅信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自己主動搜索到的信息,那就一定是真的。
面對海量的信息,普通人基本都沒有判斷力。
這一點,不止國內,國外也一樣。
全世界的網絡輿論陣地,現階段幾乎都處于一片空白的狀態,像是油管、臉書、推特、TikTok這種影響力巨大的社交媒體,現階段都是蹣跚學步的狀態,甚至有一些都還沒有誕生。
即便是幾年后,除了中美之外,也沒有人會覺得,網絡信息時代將會在隨后幾十年影響整個人類社會。
這一切的拐點,都在智能機出現的時候,才會真正讓人看得清晰。
好歹這次誣陷事件,總算是解決了。
如今的鄭謙,正身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排練晚上的演出。
軍藝交響樂團已經訂好了回程時間,等今晚演出結束之后,就能直接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