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及瓦格納的身份,鄭謙也就答應了。
瓦格納是維也納愛樂團的首席指揮,在整個歐洲樂壇都名聲顯赫,更是維也納音樂大學的名譽校長,對方都提出了要求,他也不好直接拒絕。
于是便在眾目睽睽之下,鄭謙一個箭步便沖到了舞臺上,而后掀開琴蓋,坐在琴凳上,絲毫沒有醞釀情緒的意思,直接就在大廳內彈奏起來。
叮叮咚咚的琴聲傳來,在臺下瞬間就引起了一片騷動。
“這就是即興創作的作品。”
“真是天才的中國人。”
“這么厲害的作曲天賦,難怪能轟動整個歐洲樂壇。”
“真是大開眼界了!”
鄭謙并沒有完整的《克羅地亞狂想曲》和《原野追逐》,而是各自彈走了一段后,便結束了演奏。
等他再次走下臺時,現場的奧地利人都是用力的鼓掌,對這個來自中國的作曲家表示敬意。
在音樂之都,用音樂折服這些音樂家,鄭謙心底卻沒有滿足感,甚至有點尷尬,畢竟這兩首曲子,認真來說都不屬于自己……
當然,這個秘密,這輩子也就他自己知道了。
在掌聲雷鳴中,鄭謙被眾星捧月的圍在一起,維也納愛樂團的演奏家們都紛紛過來跟鄭謙打招呼、握手。
他們都是常駐在金色大廳的御用樂團,每一個人都具備超高演奏實力,甚至除了本國人之外,也源源不斷的從歐洲其他國家吸收人才進來。
這導致維也納愛樂團的人氣始終在歐洲高居不下,也成為了每一個演奏家心中最向往的愛樂團之一。
當晚,軍藝交響樂團就在世界著名的金色大廳內舉辦了演出。
根據瓦格納所言,軍藝交響樂團,目前是唯一一個維也納金色大廳官方主動邀請的中國交響樂團,這回載入金色大廳的史冊,也會載入中國樂壇史冊。
對于軍藝的學子們來說,這是至高無上的榮耀。
因此,在演出中,所有的學子都拿出了十二分認真的態度,給現場來自歐洲各地的觀眾們上演了一場盛大的演出。
而鄭謙的高音,也是再一次的征服了整個現場的奧地利觀眾。
特別是《勝利》之歌,讓人記憶猶新,幾乎在這段時間唱響了整個歐洲樂壇,讓無數人記憶深刻,很多觀眾之所以輾轉多國,二刷、三刷,幾乎跟這首歌離不開關系。
也正是伴隨著這樣的風潮,越來越多的歐洲音樂學府的師生也都會相繼訂票觀看,學習、研究這首曲子,一次不行,那就再來一次。
這就導致,在軍藝交響樂團離開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勝利》宛如**的幽靈之歌,飄蕩在整個歐洲大陸的上空,風靡了一年又一年,留下了一個又一個似真似假的傳說。
與此同時,《二戰狂想曲》和《星空追逐》這兩首樂曲,也頻頻在歐洲被維也納愛樂團演奏,并在歐洲樂團逐漸名聲鵲起。
只不過,和《歌劇2》、《女神之舞》一樣,由于意識形態的原因,在最早期流傳開來的時候,《二戰》和《星空》這兩首樂曲,在逐漸風靡起來的時候,也時常被誤認為是歐洲作曲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