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謙堅定的指著“茅臺”二字:“投它!買的越多越好,而且要像巴菲特一樣,永不賣出!”
“巴菲特?”張揚有些疑惑。
“哦,我認識的一位朋友。”
鄭謙回過神來,這個時代雖然也有股神,但貌似不叫巴菲特,于是便改口道:“一位炒股高手!”
張揚贊嘆道:“的確是個高手,能喊出永不賣出這句話,就證明了這位朋友的厲害,好股票,長期持有是很重要的……不過,這個茅臺,數據上來看,漲幅不大啊……”
他指了指自己列出的一些股票,比如保險業、牛乳業和一些電器品牌,這些股票漲幅都比茅臺要高得多。
鄭謙卻搖頭,堅定不移的指著茅臺。
張揚無奈,點頭答應。
隨后,他便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他按照鄭謙的吩咐,在34元一股的價格上,小試牛刀,前前后后買了一百萬股。
雖然花費了三千多萬,但張揚手中卻還有至少一個億的資金可以使用。
于是張揚便開始按照鄭謙的思路,在辭職創立“謙華”私募基金后,開始在科創產業發力,投資一些新興產業,購買一些潛力股份。
當然,為了保底,張揚還會幫助者鄭謙四處投資房產。
張揚本人除了固定年薪之外,每年還會享受1%的企業分紅,隨著任職時間的增加,分紅比例會逐步上升,理論上最高可以拿到10%,為了這個比例,張揚自然是鉚足了勁干活。
不過,人一旦有了見識,看不看得上這10%,還不一定。
像是張揚這樣的理財高手,積累了經驗和資本后,大多都會在中途跳槽單干。
鄭謙也不擔心這一點,只要張揚現階段把謙華私募經營好就行了。
有了這樣一位大管家,鄭謙也暫時沒有了后顧之憂。
這一年來,抱著這上億的資金,鄭謙也經常發愁,畢竟通貨膨脹這么厲害,上億的資金,如果不花出去,一年后這筆錢無形中就能蒸發上千萬。
如何不讓鄭謙焦慮?
但現在,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
這些投資,短時間內雖然看不到資產漲幅,但鄭謙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十幾二十年后,哪怕比不了王祖賢,但未來,絕對能比得上發哥。
混個數十上百億身價還是很簡單的。
一想到這一點,鄭謙就感覺生活充滿了奔頭。
忙完了投資上的事情,鄭謙便繼續自己的本職工作,開始為第四張新專輯操刀。
他接受了萬峰的提議,準備在這張專輯里,放上三四首英文歌,試試水。
這張專輯的銷售渠道已經不僅限于亞洲了。
按照環球唱片的意思,如果反響熱烈,會跟歐美地區接洽進行渠道鋪貨。
所以除了中文歌之外,英文歌也是這張專輯的重中之重。
回憶著前世那些大火的英文歌曲,鄭謙寫作的速度飛速的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