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太多的寒暄,大家在這里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在鐵路局工作人員的引導下,眾人乘坐大巴車,前往今年剛修好的青藏鐵路線。
導演陳鵬在這里采集風景,鄭謙配合著入境,說一些央視準備好的宣傳口播,整條宣傳片據說大概只有十分鐘左右,但卻拍了一個多小時,而且只是宣傳片的一部分。
接下來,眾人又前往海拔4800多米的那木錯湖、海拔4700米的那曲和海拔4500米的當雄左尕村,由于高原反應,再加上春季天寒地凍,所以拍攝工作進行的異常艱苦。
到了這個時候,攝制組基本上人手一個氧氣瓶,沒辦法,不用的話,走兩步就喘,工作效率太低了。
經過了整整一天時間段拍攝,在當地政府、苦命、鐵路工人的大力合作之下,鄭謙終于完成了青藏鐵路宣傳片的拍攝。
回去的路上,鄭謙坐在大巴車中,聽著當地的鄉親們對于這條青藏鐵路修到家門口的喜悅,感覺這一次來到青藏,還是有一些心靈上的收獲的。
他轉過頭,看向天邊濃密的云霧。
無邊的大地和湛藍的天空,以及振翅飛翔的雄鷹,以及如巨龍般一望無際的鐵路,鄭謙忽然感覺到一陣悸動。
想到了!
他想到了!
有一首歌非常貼切,甚至貼切到鄭謙渾身發麻,感覺似乎冥冥中有人在指引自己來到這里。
就是為了寫下這首歌曲!
“天路!”
鄭謙脫口而出。
旁邊正在笑著交談、討論青藏鐵路的導演張鵬以及當地的居民,被鄭謙這一道聲音驚住了,都是紛紛回過頭,露出訝然的目光。
陳鵬第一個問道:“天路?”
他順著鄭謙的目光看想窗外的風景,那雄鷹飛掠而去,掠過雪域高原的時候,仿佛披著道道的霞光,璀璨奪目。
而在地面上,一條條鐵路橫亙在遠方,如同巨龍,翻山越嶺。
這一幕,讓陳鵬震撼住了。
一心沉迷工作,卻從來都沒有注意到這樣的風景!
其他人也回過神來,琢磨著天路這兩個字。
一時間,整個車廂忽然靜謐下來。
當地的居民就更不用說了,一臉的疑惑,對于窗外的風景,他們看了數十年,早已習以為常,卻不曾想,這樣的風景,對于從來沒有抵達此處的人來說,意味著什么。
天路嗎?
這時候,鄭謙忽然雙手輕拍,清唱道:
“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
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
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
各族兒女歡聚一堂……”
那歌聲清澈透亮,一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矚目。
毛妙蕊瞬間渾身發麻,只感覺天靈蓋都要被掀起來了,一臉驚艷的看著鄭謙。
幾乎聽不到換氣的過程。
聽起來大氣、開闊、明亮又撼動人心!
“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各族兒女歡聚一堂!”
鐵路部門的一位駐扎在當地長達七年之久的經理,喃喃念著這句話,只覺擊中心扉,感人肺腑,詞意更是耐人尋味,讓他忍不住鼻腔微酸,險些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