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妃望著他:“因為他跟蹤了晉王。”
“跟蹤?”
“對。”晉王妃道,“太子停放靈堂的時候,我們曾在靈堂守靈,那天夜里他們兄弟倆先后離開,我呆久了也起身走動,卻看到寧王神色凝重從東宮出來。
“我停步問他怎么回事?他沒說什么。等我回到靈堂,只見寧王已在靈堂,而他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回來了。
“落葬那日,禮成后我一個人站在荒地里,寧王才走過來告訴我,原來那天夜里他意外看到他的二哥獨自潛進了東宮,他跟隨過去,然后就見到他的二哥在大哥躺過的病榻前翻查。
“后來晉王被進宮來的太監驚走,他等人走后,就在床榻上找出了那半塊玉。”
宋湘聽完恍然。
如是這般,那寧王和晉王妃的疑心就不能說沒有道理了。
“太子葬禮之后,我回王府仔細翻找,果然沒找到本該在晉王身上的那塊玉。當時便存了疑,但卻并沒有因此做什么。
“你說的我面臨選擇的事,已是后來的事,我們在太子落葬之后都留京陪伴了皇后一個月,那一個月里,寧王來找過我幾次,每次他都神情憂郁。
“寧王妃告訴我,他經常做惡夢,說他在夢里喊‘大哥’。
“我知道他們兄弟情深,只當他是不肯接受這一切,再者,當時我已經與晉王成為夫妻,理智押著我不曾照著他的思路往下想。
“我便勸他人死不能復生,不要想太多,傷害了手足感情。他也不爭辯,也不多說,依然像那個聽話的孩子。
“所以我沒有做什么選擇,就當不知道繼續過著。后來卻發生了一件事,使我改變了主意。”
“發生何事?”
“寧王回西安府后一度沒有音訊,那年七夕,他突然悄悄來找我了。他喬裝成香客在城中佛寺約我見面,然后擺出了一疊案卷給我看,那是他二哥一些表里不一的行為證據。
“嚴格來說,他做了些有違王法的事,雖然罪狀還不算特別重,但若皇上知道,定然會降下不輕的責罰。
“自然,一旦降罪,我與孩子們難免被波及。宗室之中,就算是不入獄,不貶黜,光是失去這份恩寵,也會變得窘迫的。
“寧王本可直接送入宮中,但他與晉王亦是手足,在沒有二哥謀害大哥的證據下,去狀告二哥這樣的事情,他顯然做不出來。
“那份證據擺在我們中間,誰也沒有把他往太子的事上靠,但這卻足夠說明他的二哥,我的丈夫,并不如他表面上那么君子,而是一個表里不一的人。
“他這樣的人在東宮面對著病弱的太子還弄碎了一塊玉,背后的真相一定不會讓人很舒服。
“我內心里認可了這個可能。但仍然不承認太子的死與他有關。我不肯相信,也不能相信。
“送走他后,我還帶著旸兒在寺中放起了孔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