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頭到尾,晉王所爭取的只是王妃這個人而已,并不曾去爭取她的心——當然或許也有示過好,比如給她買愛吃的零嘴,為她送去的一盅湯而興奮,但尊重兩個字呢?
王妃僅抱著生兒育女相夫教子的心態與他過日子,顯然也沒有什么錯。因為晉王付出的也就那么多。
“你說,太子心里有過母妃嗎?”
這時候陸瞻已似回神,忽然在耳邊喃喃地問出這句話來。
宋湘望著前方:“肯定有的。”
“你怎么知道?”陸瞻抬起頭,被晨霧浸染過的雙瞳濕漉漉的。
“你忘了當初母妃跟我們回憶太子時,說到太子為何沒在城中貴女里挑選太子妃那段么?”
在陸瞻那座宅子里,王妃回憶太子時,曾說過太子不愿拖累這些姑娘們,曾決意不娶,王妃說的時候宋湘并沒有多想,如今想起來,那說的豈非就是她自己?
王妃常被皇后傳進宮中玩耍,與太子三兄弟都熟,所以與太子關系密切,連最小的寧王也打心底里把他們倆看成了一對。
但她與年長的太子更為投契。以她出身世家的驕傲,倘若太子心里從來沒有過她,她是不可能會放任自己深陷其中的。
何況王妃自己也說,若是執意相嫁,太子也會不開心。
所以宋湘寧愿相信,到了后期,王妃與太子之間已經由相互愛慕的戀人變成了相知的知己,成全了大局。因為除了考慮彼此,這中間還有個具有相當決定權的楊家。
楊家知道太子體弱,知道把姑娘嫁進宮,最終也不會什么好的回報,因此遲遲沒有提出結這門婚事——
當年的口頭約定雖然算數,但是訂這個約定的前提也是出于朝局利益,何況這約定還是先帝下的。
讓自家姑娘當太子妃,那肯定是比當晉王妃強,楊家是有能力與皇帝談判的,而都是當皇家兒媳婦,皇帝其實也不會過于糾結到底撮合給誰。
可是相較于太子,晉王同樣年輕有為,而且也健康,未來有無限潛力,怎么說都比嫁給太子合算。
太子聰慧過人,怎么會看不穿楊家心思?何況他自己必然也不想拖累王妃,也不會想讓帝后為難。
那么解決所有人的煩惱的最好辦法,就是他從一開始就不給自己希望。而事實上,以王妃的品貌,太子還不動心,卻也很難啊。
她嘆息著一抬頭,就觸到了前方英娘的目光。
“他走了。我們進殿去吧。”英娘道。
宋湘側耳細聽,果然屋里有了丫鬟的聲音。
他們先前尾隨著晉王到了棲梧宮,直接懇求英娘帶著他們來到了這里。
此刻晉王既然走了,他們自然得去看看王妃。
“我先走,你們慢點再來。”
英娘囑咐著,便就先離開了夾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