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我與楊家聯姻,楊家也成了我的外戚,難道他們就不會防著我被立儲?
“我成親時老三還是個孩子,他雖然曾為了大哥而來找我鬧過,但后來我們都沒有再起過爭執,作為同胞一母的兄弟,此外我與他并沒有什么了不得的沖突,他們難道不怕我們兄弟齊心嗎?”
“那你們最終齊心了嗎?”
皇帝又是一記眼刀丟過來。“但凡你們倆有一個像你大哥,都不會如此!”
晉王抿唇,撇開了頭。
陸瞻看著晉王,出聲說道:“樓參是個特別關鍵的人物,他從王爺婚前就跟隨在側,耳濡目染地,皇子們之間的相處狀態他看得一清二楚。他是個在朝堂久混的,利用王爺的婚事達成埋下隱患的目的,不算太難。
“真正的轉折是鐵礦案。因為打從王爺成親到太子殿下薨逝,前后都有兩三年之久。那兩三年里并沒有別的異狀,直到太子忽然派人悄悄到封地來傳太子御旨給王爺。
“從王爺能夠順利要到蜀地的過程來看,樓參應該是沒來得及做出反應。一直到王爺查到寧王行跡可疑,這里應該才是他們反應過來,然后動了手,進一步施行了挑撥離間之計。
“這一次,我猜他們本來的目的只想好好開挖鐵礦,達成最后目的。不想半路被揭發,只好掉頭過來對付皇子們。
“樓參在中間起了極大作用,基本上可以認定他就是鐵礦案受益者的人,但給太子遞狀子的人,他的動機又有些迷惑了。
“如果他純屬舉報的知情人,那也就是說,案子真相他肯定是知道的,但后來寧王出事,他為何沒有站出來替寧王說話?
“從寧王被冤枉到死亡,中間是有一段時間的,既然他有能力把狀子夾在貢品中遞給太子,一定也有能力把實情稟給皇上。
“他壓根沒出現,會不會他也是兇手一伙的,那份狀子,實則是個餌?”
皇帝想了下,看向晉王:“起來吧!”
晉王謝恩起身。
皇帝道:“你在查案過程里,是怎么發現你弟弟的蹤跡的?”
“兒臣去到蜀地,直接找到那個鐵礦,摸查幾日后,便鎖定了他們當中一個頭兒,尾隨他到了一間暗室。在那間暗室里,兒臣找到了多份寫有三弟親筆的文書。兒臣對三弟的字跡太熟了,再三確定無誤。我拿回來給大哥看過,他也沒有否認。”
晉王妃凝眉:“老三給我看過的那些文書,上面也全都是你的字。”
皇帝看回晉王:“當著朕的面,你再說一次,你所說之事,以及方才你媳婦所說之事,都無半句虛言?”
晉王沉聲道:“兒臣若有一字不實,愿受天打雷霹之苦,五馬分尸之刑!待兒臣死后,父皇可將兒臣跪埋于三弟墳前,讓兒臣永世跪下給他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