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王府,陸瞻也回來了,問了她路上安否,便邊走邊把事情經過跟她說了。
宋湘聽完只覺后怕:“我只當自己反應夠迅速,根本還沒確定是不是樓參就先著人捉他,不想還有人半路截胡!他們為何這么厲害?他們猜到秦王妃會交代出樓參?”
陸瞻聞言停步:“也許是。”
話說到這里彼此都停在廡廊下,目光晶亮亮地望著對方。陸瞻道:“仁壽宮里審問秦王夫婦時,沒有外人在,他們的同伙一定是在圍場里,在秦王府的侍衛被抓獲時,他們就知道了樓參很可能會被供出來,所以提前防備,讓人搶在我之前回京截走了樓參。”
“沒錯。”宋湘點頭,“圍場里的陰謀,也不全是秦王妃一手成就的,秦王妃敢有這樣的膽子,多半是樓參慫恿,而背后的人在知曉秦王妃動手的基礎上,暗中替她促成了這件事——倘若不是你預見會出事,皇上便中了箭,那動手的護衛也不見得會捉住!”
“侍衛是蕭祺捉住的。去圍場的武將和大臣全都回來了,我方才已經提議皇上去拿昨日進圍場的名單,無論如何,先把人圈出來,心里有個數。”
陸瞻說完,然后又看了看她旁側:“濂哥兒呢?”
“跟著母妃和大姐她們呢。”
陸瞻也放心,遂與她回了房。
宋湘他們歸府之后,晉王府里外便也熱鬧起來了。
云側妃自然從陸瞻夫婦處得知了經過,陸昀無從得知,只能上延昭宮來問詢,等陸瞻把來龍去脈說完,陸昀也震驚了。再跟他們打聽為寧王翻案的事,陸瞻就不言語了。陸昀倒也沒把他身世聯想到寧王頭上去,但聽朝上傳來后話。
翌日上晌,晉王妃等是帶著隨后捉拿到的侍衛進城的。皇帝離開圍場之后,仍留了人下來搜捕剩下的侍衛,晉王妃他們到達途中行宮,就有將領押著已經被打到半死不活的羅培到來了。
嫌犯人證都到了,審理也緊鑼密鼓地開始起來。
陸瞻連日奔走乾清宮與大理寺之間,蕭臻山和胡儼等人看他忙碌,紛紛過來陪伴,從旁待命打打下手。
長公主日夜期盼蕭祺留京的事情能落定,沒想到先等來的卻是秦王犯事的消息,她也十分關注案情,每日蕭臻山回府,她都要傳他過來問問。
到了要出京的時候,皇帝還沒有傳旨給蕭祺留京,蕭祺大約也為此而緊張,每日蕭臻山向長公主稟報的時候,他也在側,關注著皇帝對此事的態度。
是日才從外面回來,聽說蕭臻山在長公主房里,披風未除,即刻趕了過去,問他:“聽說皇上還要替寧王翻案,寧王的事不是過去十**年了么,怎么突然掀起這事來?”
“也不是突然吧。”蕭臻山沉吟,“可能一直就沒有個定論。”
雖然已經猜到跟鼓動秦王妃犯事的那個姓樓的有關,但關于給寧王翻案的事陸瞻還沒有跟他提起,此事牽動朝野,他就不妄加言論了。
“寧王之事早年確實倉促了些,皇上當年那么疼他,有生之年想重新審理此案,也是情理之中。”長公主更關心蕭祺的前途,“看來只能等這案子過后,或者是皇上下旨讓回京的時候才好去提起了。”
蕭臻山聽到這兒,就說道:“世子早前已經跟皇上提過了,皇上應該會考慮。”
蕭祺驀地抬頭:“說過了?皇上怎么說?”
“還沒有決議,不過少寰已經私下跟我透露了,想必是很有機會。不過此事咱們暫勿外傳,免得節外生枝。”
蕭祺看向長公主,長公主欣喜道:“那敢情好!這須重謝少寰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