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的三個借南風的條件,第一是要林胡王全軍沐浴,以表示對先圣的恭敬。
對于林胡人一生三次澡的惡習,趙興受夠了.借著這個機會,讓他們好好的洗澡,讓自己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不至于總是被熏的暈頭轉向。
第二,主要首領齋戒。啊,這個時代還沒有齋戒這說呢,好吧,那就是為不殺生吃素吧。林胡雖然是半農辦牧,但以林胡王為首的純正林胡人,還是喜歡大魚大肉。想要吃口蔬菜,簡直太難了,趁機動用自己的權力,好好的吃上幾頓蔬菜。
第三,向先祖獻上金珠三斛。這是趙興對自己的酬勞。那佛陀講經,還要三斗三升金豆子呢,自己怎么啦,不能白干。
至于這一場大火會造成什么樣的慘烈結局,趙興根本就不在乎。因為真正應該在乎的林胡王,自己已經征求了意見,他都不在乎自己同胞的命運,那自己何必在乎呢?
一面煞有介事的裝神弄鬼,趙興一面在感嘆人性的自私和卑鄙。肉食者鄙,說的多么一針見血啊。在自己一個人的生死和權力面前,平時標榜自己愛護子民和將士的林胡王,不是最終,因為他不需要最終,就選擇了讓幾十上百萬他自己曾經的將士和牧民,去灰飛煙滅,這是怎么樣一個悲哀?
在他神神叨叨的故弄玄虛的時候,他卻忘記了,鄙夷別人的時候,難道他這個始作俑者不更應該被鄙夷和唾棄嗎?
嚴于律人,寬以待己,不原諒別人,隨時寬恕自己,在趙興認為,這是在社會上生存的原則。如果將這個信條反過來,在這個萬惡的奴隸社會,自己轉眼就死的連搶救的機會都沒有了。
“麼媽咪媽咪哄,煎餅轉大蔥。”看看,分心了不是,把經都念歪了。
其實,趁風放火,才能收獲最大。但現在是深秋,西北風強勁,自己一方處在下風口,要想放火,先燒到的是自己,但繞道敵后去放火,那簡直就是不可能,趙興也不想那么麻煩。
他不想麻煩是因為他有一個順風放火的根據。
每年深秋,西伯利亞都會出現一個短暫的低壓槽,都會讓中國的西北出現幾日的東南風。而趙興不懂諸葛亮是怎么看出來的,但他清楚,那個西北的天空出現黛色深藍,最遲不會過十五天,東南風就要刮起來了。
他在定這個計策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這一點。
現在這么裝神弄鬼,還不是要加強一下自己在林胡人的威望。如果這一次被封神,對自己以后有絕大的好處的。
巡哨在不斷的跑回來,報告本都的隊伍行進的速度,不斷的報告和現在趙興的距離。
但北風依舊剛烈的刮著,沒有一點點減弱的意思。東南風,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起來。
每日跪在祭壇前磕頭之后的林胡王的心就越來越緊。
每日晚上,林胡王越來越頻繁的進入趙興的大帳,悄聲的詢問:“先生,相幫,如果你不能和上天溝通,不能借來東南風,我們就應該早做打算。或者立刻退回大河南岸,準備做最后的決戰,或者我們再想別的辦法。”
被一次又一次這樣的尋問,最終趙興不耐煩的反問:“如果你不能堅信我能夠借來東南風,那么我請問大王,即便退回黃河南,面對20萬叛軍的精銳主力,還有隨時可以參戰的那五十多萬牧民,你有勝算嗎?”
被這么一問,當時林胡王就啞口無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