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是干嘛的?”李青也沒下車,就坐在駕駛座上,問道。
“我嘛!”
顏華也半靠在旁邊的樹上,從口袋中掏出一包煙,從里面抽了一根,隨口說道:“我是做研究方面的工作,研究的東西也雜七雜八的,就是瞎忙一通,對了,女娃子,你介意我抽根煙嘛?”
原來是研究員啊!
這可是非常高大上的工作,最起碼每個讀書一直深造的人都想如此,這個人外表看起來也很像,也是常年不見陽光的工作,怪不得面色蒼白。
“你抽吧!”
李青搖了搖頭,說道:“我是寫的,有時候我狀態不對的時候,也會抽煙。”
“你是寫的?”
顏華聽到這話,拿火機的動作一頓,隨即這才啪嗒一聲,點燃了香煙,深深的吸了一口,精神好像隨之一陣,隨即有些贊嘆地說道:“那你可真了不得!我年輕時候沒這方面想法,反而老了,我總想寫點啥,可惜大腦中都是一些公式,啥玩意都寫不出來,女娃子,你和我說說,咋寫的?”說著,兩眼顯得有些興致勃勃地看向李青。
隨著和顏華慢慢聊天,李青也慢慢習慣了他有些怪的說話方式,也不在乎他的稱呼,更何況每個人都喜歡受到別人的夸獎和認可。
就像顏華這種渴望寫點東西,而這又是李青最擅長的東西,自然心里很愉悅,也就順口講解了起來,關于自己的一些體會和感悟。
李青笑著說道:“我是寫網絡的,我看了一些傳統作家寫的書,實際上都差不多,只不過他們更注重講故事本事,故事的真實性更多一些,更貼近現實,不過悲劇更多,因為悲劇更容易引起人類的共鳴,網絡也是講故事,但是因為需要寫的字數比較長,所以一般都是主角獲得了各種各樣的成功和成就,這也讓故事脫離出現實。
而且,以前信息流通不便,受制于紙張的限制,書本價格的限制,所以作家一般寫的都是短篇,短篇以悲劇結尾最好,不僅升華主題,更符合當代潮流;而如今互聯網時代,讓再次突破了空間上的限制,不再依附于紙張,讓人能快速瀏覽,而且如今時代生活美滿,國際相對和平,人不再對悲劇產生太多的共鳴,而是更渴望的是各種成功,各種功成名就,所以網絡,也變得比傳統作家寫的悲劇性更加受歡迎。”
顏華聽得頻頻點頭,“哦,原來是這樣子,也確實,每一行也都是如此,出發點不同,發展過程不同,但是頂點卻相同,總結很到位,那寫作手法呢?”
“實際上并沒有固定的寫作手法,更多的是自己去寫,自己去感悟,然后總結,我說說我自己的體會,方面,大概分為主題、人物、情節.......”
一個聽的認真,一個也說的認真,對于李青來說,這些都是信手拈來,大多數都是在寫作的時候完成的時候,再回過去總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