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的成功經驗就是如此,實際上他成功的過程當中,他自己也不會知道自己會成功,需要當時的決斷太多了,誰又能預測到以后的事情,更何況還有許多偶然的因素,但當你成功了,別人就把你寶貴的經驗當做成功的寶典。
成功學有一定的參考因素,但絕對不是成功的必然條件。
如今社會上很多人都搞反了做事的順序,過多的想先準備好,準備好一切,可又怎么可能準備好一切,因為未來一切本就不可控。
李青也不管顏華到底能不能理解,一股腦的往外輸出,或許太久沒和人說這么多話了,或許太久沒和人如此暢快的聊天,兩人的聊天也慢慢變得無比自然。
人和人熟絡起來,建立起關系,實際上只需要短短的時間,關鍵是你是否正好在相應的時間點上,關鍵是否雙方都訴說到對方感興趣的東西,關鍵是不是對方的內心正需要著什么,而你正好出現。
緣分不就是如此,滿身缺點的另一半,不是最帥,也不是最好,但卻讓一男一女走入婚姻的殿堂,相伴一生。
李青還詳細的訴說了一下,自己如何去構造人物形象,還有一些寫作節奏的問題,很多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但李青還是說了出來。
傳統作家的人物構造基本上采集于真實,在某種程度上算是多個人物傳記,至于寫作節奏,傳統作家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甚至有些只是根據自己的習慣,大多數人都不在乎,因為對于他們并不是最重要的,這也導致于有些傳統作家寫作的篇幅有些看似很長,但是毫無看點,而重要的部分,卻篇幅很少很少,大多數只能起到借鑒,還有少數教育意義。
為什么李青說了這么多?很多作家是很少吐出自己的心得,因為這些都是自己慢慢摸索出來的,也就是壓箱底子的活。
那是因為,不知道什么時候,顏華竟然拿出了一個本子和一根筆,就隨便坐在旁邊花園的水泥邊緣上,低著頭在不停地記錄著李青說的話,如同一個好好聽講的小學生。
實際上人,都是有虛榮心的,也都有一種傳道受業解惑也的天性。
在網絡上,你可能被一個陌生人文字上稱贊了幾句,可能他都不是付出真心,只是隨口說的,而且網絡的另一頭,你是連對方是條狗都不知道,但你卻就這么信任了他,心里對對方非常有好感。
更多的人,喜歡在網絡上開導別人,勸解別人,指導別人,很多時候是不求回報的,實際上也并不是沒有回報,最起碼當時別人對你的稱贊,你當時很受用。
現在的李青就是如此,顏華這個舉動,讓她的內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讓她感覺到自己就像一個老師一般,自然心里就有了一開始聊天沒有的那一絲責任,所以愿意吐出自己的壓箱底貨,即使她也說的不是太清楚,但她還是把真實感受說出來了,給顏華以作參考。
顏華在記著,他寫字的速度已經很快了,但畢竟跟不上她說,速度有些跟不上,李青就說慢點,安安靜靜地等著他寫,直到顏華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