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約終有欣慰的笑容,喃喃道,“很好。”
趙佶居然也露出絲微笑,“我到現在才明白先生的用心良苦,也看清楚幕后之人是想動搖我的信念,再將我拖入永劫城那種萬劫不復的境地。”
這是趙佶一直害怕的事情,但說出這些后,他內心居然不怕了。
沈約凝聲道,“心若清明,無處不佛土,心若愚癡,處處皆牢籠。”
趙佶聞言,臉上居然似有光芒綻放。
眾人望見,無不驚詫,哪怕沈約望見,亦是略有驚奇。
沈約知道趙佶只是癡、卻未見得是壞,這還是有本質的不同。
貪嗔癡雖均為六道中的下三道,癡對應的是畜生道,貪是餓鬼道的標簽,而嗔卻和地獄道密切相關。
雖然三者皆毒,對世人影響很大,可若要比較,癡比貪的境況要好些,而嗔為下三道中最難以化解的輪轉。
一入嗔之地獄,累劫難以解脫。
當聽到水輕夢提及無間地獄之名的時候,沈約其實就想到這是形容一個極度憤怒的世界,在這種地方,憤怒永無化解的可能。
永劫城的迷宮不就是這樣
沈約早就看清楚本質,釋迦也早就告訴世人化解三毒的方法戒定慧
去貪用戒,去癡因慧。
而真正化解嗔的無上妙法,就是定
嗔怒帶不動如定海神針般的沈約,就在被沈約悄然化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世人多知道這個道理,可又有多少世人明了一個無間地獄、滿是嗔怒怨恨的所在,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
沈約早就出手,他一直在破解無間地獄的形成。
圣人之治,斬病未萌
他以無上定力化解諸多怨毒,這是修行的真諦,也是他為之奉行的方法,他影響趙佶,但不控制趙佶,如今趙佶對于兒子趙桓的反叛雖然頭疼,但趙佶已能控制住怒氣,這就是個好現象。
不但如此,趙佶未忘前因,還一直在苦思永劫城輪回的問題,甚至明白永劫城形成的原因,這非有大智慧不能想到。
“多謝沈先生指點。”趙佶臉上陰沉盡去,望向李斌道,“我錯怪了你,還請見諒。”
李斌嚇的差點挖個坑將自己埋了,“圣上何出此言小人絕不會對圣上有半句埋怨”
趙佶輕輕一嘆,“幕后之人的用意,就是讓我等互相猜忌,甚至希望我動搖對沈先生的信任。我若動搖,沈先生還是沈先生,但我卻不再是我。”
沈約微笑再道,“很好。”
“我想幕后讓太子清君側,到時候太子恐怕會以沈先生勾結明教為借口要驅逐沈先生。”趙佶沉吟又道。
眾人詫異,暗想太子若真的這般指認,似乎也沒過錯。
方臘屠殺宮中禁軍,沈約又和邵青云走的很近,這勾結明教謀反的罪證幾乎瞎子都能認定。
沈約微有皺眉,“可清君側素來清的不是君側”
他想的不是自身,而是另外的事情。
清君側本意是鏟除皇帝周邊的小人,可歷來被叛逆用的多,而且真正的目的,就是清理皇帝。
趙佶臉色微變。
沈約瞥見趙佶的隱瞞,詫異道,“太子發難的根本原因,你知道”
他問話時,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人、一桿槍。
槍是瀝泉龍槍,持槍之人,正是岳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