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有停頓,韓世忠再道,“宗大人說余波若是反撲,多會里應外合的動手,然后他讓我密切關注宮中的動靜,而他掌軍就在宮外汴京城內戒備。”
稍微有些不安,韓世忠低聲道,“之前我們未向你提及此事,可哪怕紅玉,也對此不知情的。”
沈約笑笑,“韓兄職責所在,不用解釋什么。”
他明白韓世忠不安什么他沈約主要精力都是用在天柱山那些人的身上,對汴京的俗事不算盡力。
可他沈約又算是盡心了,因為他將正確的人安排在正確的位置上,剩下的就要看正確的人行使正確的職能了。
孟子曾言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途有餓殍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千余年前,孟子就告訴所有君王有關王道治理的方法。
孟子說這句話前因是梁惠王見到孟子后,開始自吹自擂我治理國家可說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黃河西鬧饑荒,我就把百姓遷移到河東,然后將糧食運送到河東,像我這樣為老百姓辦事的君王天下少有,可為何我的梁國還不強大,天下百姓也不過來依附呢
孟子卻不留情面的教訓梁惠王,先不說你和別的君王比較,不過是五十步百步的區別,為老百姓辦事也不是你說的那樣了,真正的治理國家,是順應天時,不干民生你別沒事逼百姓不種地去打工服役,那糧食就會吃不完,你不涸澤而漁,魚鱉也吃不完,你不大建宮殿,按季節采伐樹木、懂得保護環境,那木頭也用不完。
換句話說,天下所獲和你梁惠王沒什么關系,你梁惠王只要不成天折騰老百姓,老百姓自發產生的效益、給你的報答你就享用不盡了。
可你梁惠王究竟做了什么
孟子痛斥梁惠王再道伱手下那些官吏富豪圈養的豬狗本來就有吃不完的糧食,可它們還去搶老百姓的糧食吃、爭奪老百姓的利益,這時候你該管了,可你卻視而不見。老百姓快餓死了,但你還不開倉放糧,反倒說百姓餓死是天災,不是我的問題,你這種做法和拿刀殺人說不是人的過錯、而是刀的問題,又有什么區別
你這個當權者該做的事情不去做,不該做的事情亂搞,你還覺得自己很不錯你要點b臉不
梁惠王被孟子罵的灰頭土臉,于是顧左右、言其他。
孟子說的是真理。
可華夏數千年的君王,有幾個做到孟子的要求了
宋仁宗就是因為有一晚想吃羊肉,但宮中不常備,怕此事成宮中常備定制浪費太多,忍住不吃想要減點宮中的開銷,就被后人尊稱為仁、將這事記在史書中。由此可見,百姓對統治者的要求實在不算高。
這對老百姓來說,本來是尋常之事,可到君王那里,就變成道德先鋒了。
沈約不是統治者,他只是做了應做的事情讓一切自然而然的走上正軌。
反饋如他預料般,宗澤、韓世忠有大才,預料到頑固勢力的反撲,對于這場宮變,已有應對的法門
韓世忠主內,宗澤主外,要將造反的勢力一網打盡
韓世忠不安是因為、他韓世忠覺得沈約是他的兄弟,也是他的上司,這種秘事,要和沈約說一聲才行。
沈約隨即解開韓世忠的心結你做的很好,問心無愧的做下去就好
“因此”沈約預想到眼下的局面,“宮外的反叛勢力,也被一舉肅清了”
韓世忠點點頭,看向趙佶,趙佶微微點頭。
“沈兄弟,你跟我來。”韓世忠隨即出了延福殿,做了個手勢。
通
有煙花沖天,綻放紫色的光焰,夜色中,煞是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