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諸天神佛勸說,他一定要殺了兩人趙佶和崔念奴。
可此刻的他,卻在等著趙佶辯解
沈約目光閃動。
琴絲緩聲道,“難道到了如今,你們還認為沈約和超體變異有什么關系”
哪怕都子俊都沒有反駁。
“方臘能克服超體變異的缺陷,沈約功不可沒。”琴絲凝聲道,“沈約沒有出手,但他一直在幫著方臘、幫著趙佶,甚至幫助著一直為難著他的我們。”
都子俊長嘆一聲,“這樣的人,我也不能不佩服。”
眾人聞言神色各異。
成議員緩聲道,“這么說,都教授贊同琴絲的計劃以方臘為模版,克隆方臘的dna變異片段來解決末世超體變異的問題”
都子俊沉默片刻,“但我們總要看看趙佶的結局,是不是”
眾人微微點頭。
他們都知道歷史中趙佶是什么樣的結局,可卻想不到如今的趙佶會怎么收場,都子俊的提議很合情合情。
琴絲卻微蹙眉頭。
夜深沉。
趙佶盯著方臘,并沒有太多的畏懼膽怯,“我不想辯解什么。”
方臘微有意外,他注意到趙佶的稱呼改變。
當一個皇帝時刻稱呼自己為“朕”的時候,那是不是意味著他忘記了自己的內心,甘心充當個權利的傀儡
“我該死的。”
趙佶又道,他眼中終于有了痛苦之意,那不是演戲,而是真正的痛苦。
“我自出生后,就是個王爺。”
趙佶喃喃道,“后來似得蒼天眷顧,僥幸當個皇帝。”
眾人多知道趙佶在說什么,如今大宋皇帝本來輪不到趙佶坐的,哲宗早死,當時宰相章惇給向太后推薦幾個皇位繼承人,都被向太后否決,最終在向太后的一力主張下,立哲宗次弟端王趙佶為帝。
人的命運本來就是這般離奇,因為某個緣故,就會改變一生的走向。
“但我那時候卻以為一切是自己應得的。”
趙佶面對生死,沒有畏懼,只是澀然道,“我那時候就和我生下的這些子女般”看著延福殿前眾多不安的子女,趙佶沒有憤怒,只是傷悲。
這些子女,何嘗不是他自身的影子
“我以為一切都是天經地義,以為自己本是天選之子,不知人,更不知己。”趙佶不再回避道,“他們的錯行來源于我,因為我始終未教他們什么是正確的。”
方臘握緊手中劍,“你不知何為正,如何教他們正”
趙佶點頭道,“不錯,以其昏昏,如何使人昭昭當初我兒趙愕得罪沈先生,我著實震怒,可事后想想,我若是趙愕,做的只怕比他還要過分。”
方臘目光微閃。
都說旁觀者清,可旁觀者真的會清他們只注意到別人的問題、卻很難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更不知自己遇到同樣的問題,恐怕還不如局中人的解決。
“那樣的一個我坐上了皇帝之位,用的都是書畫雙絕的人物。”
趙佶喃喃道,“我一直以為,文采風流、書畫都不錯的人,想必都是好的。”
方臘沉聲道,“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趙佶再度點頭,隨即搖頭,“方教主所言有些道理,可終究還是有些偏頗,如沈先生又知書,還通曉大義的人,終究是有的。”
方教主淡淡道,“的確如此。”
眾人聞言,暗想你們兩人的共同語言恐怕只有沈約了。
可見趙佶、方臘氣氛稍緩,宗澤等人暗想天子如能解決方臘的問題,那面對如狼的金人,可說是有極大的勝算。
“可我以前,卻是不明白這些道理。”
趙佶澀然道,“我不知道世上的虛偽,不知道太多文雅的表面,暗藏著齷蹉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