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傅臉色改變,暗想這個神人究竟是何念頭若要幫我們,如何這般出言不遜,可若不想幫我們,他來這里又做什么
“能救你們的、只有你們自己。”
沉約奉行著以往的一貫原則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你也救不了一個一心墮落的人。
見眾人望來,沉約沉聲道,“今日,我要前往金營議事你們誰想跟隨”
一言落,眾人驚愕。
有人在琢磨“議事”和“議和”的區別,有人在想,金人如狼似虎,心意難定,無論議什么,前往的人都存有去無回的可能,你神人或可無恙,那別人呢
蔣興揚聲道,“在下可隨同前往。”
見沉約望來,蔣興昂聲道,“在下自知微不足道,可終究能湊數以壯行色。”
沉約知道蔣興的意思只有沉約孤單單的一人,難免讓金人覺得宋人無能、盡是貪生怕死之輩,多個不怕死的禁軍或許沒有作用,但終究讓人看到宋人中還有熱血之人。
眾禁軍亦明蔣興之意,熱血上涌,紛紛道,“我等愿意同行”
王宗楚暗自皺眉,心道你們這幫人不經圣旨這般作為,實在無法無天了。可礙于沉約在前,他倒不敢多嘴。
“不才愿往。”一人突然道。
眾人微驚,舉目望去,蔣興等人叫道,“聶大人”
說話的正是聶山。
不知何時,聶山悠悠醒轉。撐地緩緩站起,聶山望著沉約的眼神很是古怪,“不才愿往。可不才前行前,很想問沉先生一件事情。”
旁人還是茫然不明之時,沉約眼中卻是閃過一道光華,徑指關鍵所在,“我叫沉約。”
一言落,有稍微清醒之人才明白過來沉約自入此間,從未說出名姓,眾人都以神人、神仙、神兵稱呼他,那聶山如何知道沉約的姓氏
沉約卻察覺到異常之處聶山好似開始記得公元1125年空間層的事情。
他就是有了此念,這才用類似醍醐灌頂的方式,助聶山清明。
在現代,總有癡迷之輩,希望所謂大師對其灌頂、幫助其實現特異功能、或者讓其有了神通。
事實上,除了更增癡迷、自欺欺人外,那種灌頂沒有任何作用。
密宗的確有灌頂一說,可那更是心意相通后、水到渠成的事情。
心意如何相通
迷霧之中的兩人當是破解迷霧,方能相逢。
若明此簡單之理,就知心意相通之人必須晴如天、朗如霽月時,才會明彼此之意。因此灌頂若能執行,在于施法、受法者最少要處于清醒明達狀態。
沉約就是深明此理,這才能喚醒迷離之人。
他諸多譬喻,只為點醒對方自悟之心,然后等對方悟得、開始從塵垢掙脫時,他才會再加助力,因此對耿南仲這種油鹽不進的人,他不會去點醒,而趙桓執念深重,勸說只會事倍功半。
沉約一入此間,就發現破局契機是在聶山身上。
可哪怕他都沒有想到,聶山會能記得他沉約之名。
第一次實驗
這要得助于琴絲在1125年的空間層的嘗試
沉約閃念間,聶山聽到沉約自說名字卻是眼皮劇烈的跳動幾下,喃喃道“為什么”似在掙扎于腦海中混亂,聶山盯著沉約,“為什么,我的記憶會有這種錯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