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約哪怕見多了世面,可聽到那個聲音所言,還是有些震驚。在現代自然有黑洞的理論,同時已可以觀察到類黑洞的存在,他倒沒想到神農那些人居然可對黑洞進行運作。
“當然了”
那個聲音解釋道,“宇宙的黑洞,甚至可以吞噬整個宇宙,然后爆發出新的混沌宇宙,若不經觀察,會以極其緩慢的速度變化。創世鏡內的黑洞,卻像是局部量子化黑洞,可通過高能量子化后對世界進行微觀化,再加以觀察,產生新的結果。”
換源a
沉約稍有心動。
如果他理解沒有錯誤,無論在上京之戰,還是在永劫城,他其實都有一次觀察改變的機會,不過那時的他如常態般,并未起念。
這是他獨到之處。
常人見到俊男靚女一眼,可能將三生三世的糾纏都想個完結,但對修行者而言,這種聯想著實無謂。
有深厚修行根基之人是起念但不動念。
而一個錯誤的修行方式就是斷念
念怎斷
人體尚在,就有人體的本能屬性,各種內分泌會促使人體進行一些本能的操作,念頭同樣是由本能操縱。
有本能,念頭就會層出不窮,因此哪怕臨終一刻,世人仍舊會被本能操控,引發數不盡的念頭。
但念可不染心性。
心性為心性、念為念。
就如日頭是日頭,不因世人眼中的烏云繚繞、厚重、電閃雷鳴而有絲毫的改變。明白這個道理,就應知起念不動念之意無非是心駐如日,念動如云,你心隨云動不見日,那就墜入癡迷中,靜坐一生修的不過是癡。但云自動,心自明,那當然了了如照,可見云之變化,而不被烏云所牽引,修的方是慧。
沉約就是遵守這種規則,方不受情緒催動,對整個世界的觀察益發明澈起來。而他修行所知,同時隨著這個觀察一一得到驗證,更增心性之明。
上鏡一戰,他若起念觀察,是不是就有不同的結果,就和神農這些人觀察世界般
一念動,隨即逝,沉約不再糾結此事,聽那個聲音繼續道“但高能量子化需要的資源竟現枯竭,而我們同時發現一個震驚的事實創世鏡內宇宙的變化,居然影響到我們自身宇宙的劇變”
沉約腦海中隨即再閃過“天人合一”四字。
究竟是天影響人,還是人在影響天究竟是天因人想而變,還是人因天變而改神農那些人創世鏡實驗似乎說明,天人間,應是互相影響的。
當然了,這種天說的絕非是道,而是一種無垠的空間。
“然后我們發現我們的緯度又高了一層。”那個聲音無奈道。
沉約不由問了句,“什么叫緯度又高了一層”
那個聲音解釋道,“你當然知道點、線、平面、空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