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聲音緩聲道,“我們很高興,你贊同我們的想法。在那種時候,將創世鏡內分裂的宇宙合一看起來是唯一延續黑洞吞噬我們宇宙的方法,可惜的是,我們的能量已遠遠不能支撐我們這么去做,我們經過了終極運算,決定冒險采用黑洞的能量來吞噬創世鏡的諸多分裂世界。”
沉約哪怕見多識廣,面對人類巔峰的想法,仍舊有些目瞪口呆,他真不知道還有人能對黑洞這么玩。
“吞噬分裂世界,不仍舊是扼殺了你們的實驗人員”沉約質疑道。
那個聲音解釋道,“不是這樣的。黑洞的外層,是個極強的引力場,你應該知道,哪怕光經過黑洞,都會扭曲改變直線運行的操作。”
沉約“嗯”了聲,他知道愛因斯坦預言的引力波,就是那個聲音在說的現象。
“那種力量,是因量子化無序到固化有序產生的一種引力。”
那個聲音凝重道,“換句話說,黑洞中心,其實是個極大的量子場。”
沉約明白了一些,“你們的量子化觀測,就是對量子場的研究”
那個聲音贊許道,“你明白了,這很好。我們的研究,本來是和黑洞密切相關的。我們試圖沖入那個黑洞中,然后再離開那個黑洞”
沉約感覺對于這種高科技理論,他聽著就好。但聽到這里,他還是不由道,“你們可以沖過黑洞”
根據現代化理論,黑洞是個只吞不吐的家伙。
在黑洞周邊,能不被黑洞吞噬都是牛逼的操作,穿越黑洞,更是世人無法想象的事情。
那個聲音解釋道,“在我們的實驗模型中,黑洞是個外部固化、引力極強,而內部量子化的無序空間,只要我們半數人以量子態掙脫黑洞外層引力,進入內層空間,就如百川入海般,融為一體。”
沉約靈光閃動,“你說是有一半人進行這種操作,剩下的一般可以做量子糾纏觀測,再賦予黑洞中那些量子化的人物以形態,就能想辦法再按照穿入的方式,前往黑洞的另一端。”
那個聲音感慨道,“這很難理解,我們還以為需要對你解釋很久,不想你居然能夠自己就想出來。”
沉約輕嘆道,“想是容易,但實現,絕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
那個聲音解釋道,“但我們是一直在做類似的操作,才能徹底的了解我們的三維空間。我們經過完備的計算,認為我們有半數到了黑洞另外一端,就可以利用量子反糾纏,推動黑洞解體這樣,黑洞釋放出來的能量,就足夠我們解決創世鏡內眾多宇宙分裂的問題。”
沉約不明對方怎么操作,但真的感覺對方著實厲害的樣子,“這需要精準的計算,大智大勇,和齊心協力,你們好像都具備。”
他突然意識到,對方似乎處于一個很糟糕的狀態,這意味著對方失敗了。
對方會敗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