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神終于道,“但我知道自己不是。”
釋真微笑道,“很好。”
“好在哪里”月神反問道。
釋真坦誠道,“人貴有自知之明。因此癡,世人將旁人的評價當作自身的存在,為旁人的評價癡迷一生、堅持一生,同樣,也就浪費了一生。你不因旁人的稱許而迷失,這很好。”
月神的眸中終于有了明亮,就和寂寞的月亮般。
“但我又只能充當月神。”
月神略有無奈道,“對于他們而言,我就是他們最后的希望。如果我不堅持,他們更無法堅持下去。”
釋真沉吟道,“這或許就是單鵬不肯成為你們希望的一個原因。”
月神向單鵬望去,驀地發現單鵬已然消失,微有吃驚,隨即澀然,“他總是如此,來去無蹤。”
幽幽輕嘆,月神緩聲道,“或許他有難言之隱”
釋真認真道,“你沒有聽懂我方才的解釋,人需自度,方可自明,人若自明,自度就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只要不懈怠,終究有到達彼岸的那刻。”
沉約對釋真所言很是認同。這和五祖、六祖的渡河禪機一樣,修行是漫長而需要極強毅力的過程,看難實易,看易實難。
難就難于,你是否能夠見到心性,哪怕你能偶然見到心性,知其寶貴,一切佛經所言的不可思議對你而言,均是可思可議,剩下的不過是信奉受行,尋找一個適合你的方法修下去就好,這時一切就變得相對容易。
但你以為此舉容易,卻通常會因為始終無法見道而產生自我懷疑。修行如逆水行舟,人一懷疑若不妥善解決,修行的程度就會退,一直退到最初的狀態,甚至會因此心生怨憎,反倒開始詆毀修行,更增癡迷。
釋真早就見道,而且聽他所言,證悟不過是在轉念之間,他沒有證悟,只因為單鵬的挽留。
月神聽聞釋真所言,思考良久才道“你信你說的”
釋真微笑道,“我做到了我說的。”
月神微有困惑,“那你為何還留在此間我聽聞,如你這般人物,會前往一個不可思議的空間。有人叫那是極樂世界,有人說那是凈土,不會再受塵世所染。”
釋真輕聲道,“因為我和暗界,有著未解之緣。”
他說的看似玄之又玄,月神卻像懂得的模樣,“那你會去暗界的,是不是”見釋真點頭,月神喃喃道,“那我們就要先去索馬里。那里有一條前往暗界的通道。”
沉約立即想到了當初索馬里諸國在那的驚天一戰。
那一戰中,釋真帶著月神穿過了空間之門到了暗界。
念頭不過一轉,他腦海中的影像就換到釋真、月神,站在一人面前的情形。
那人奄奄一息,看起來撐不了多久的時間,但他的雙眼仍舊光華不減。
心系蒼生闖天涯,胸有正氣內自華。
沉約一見那人就知道,那人就是反力之鷹
那是個持正并且奉行一生的人,雖在末路,仍不改曾經的志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