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真微微一笑,“佛祖所言之境,我多有證得,可對三千之說,尚有困惑。等至暗界時,看到暗界不虛,就知那三千世界就是實有,卻未實有。”
凝望著反力之鷹,釋真知道說的自相矛盾,又道“在修行中,實、空兩說多是相對而言,就和一個裝滿石子的瓶子,看似實了,可究竟尚能裝下沙子,裝滿沙石的瓶子看起來更實,卻尚能容水”
反力之鷹截斷道,“我懂。你是想說,若是證得五蘊皆空,那三千世界對此人而言就是空。但若未證得,在世人眼中,以六根所知為實,就認為平行宇宙是空的,但對世人而言,平行宇宙其實又是實有。”
釋真微笑道,“很好,你真正的理解了。對你而言,暗界為實,三千世界亦為實。”
反力之鷹緩緩點頭。
釋真隨即再道,“但對我而言,暗界為虛,三千世界同樣是虛。我認為實有,本是認知在降級。”
反力之鷹目光微亮。
“我若持有證悟之想,那你哪怕將意志貫注給我,終究會被我的明心不染之法化空。”
釋真緩聲道,“因此我要保留你的記憶,就必須要退。”
反力之鷹失聲道,“這可以退嗎”他知道修行者有不退之境,就是身在其境,無時不刻不在修行之念中。
無時不刻不修,是以無時無刻不進。
既然進,自然不退。
這本是修行者渴望的至深境界,釋真早達此境,但他居然能退境這在反力之鷹看來,無疑是自毀修行。
釋真微笑道,“修行為何有退一種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還有一天虛度光陰。另外一種就是感覺證悟不純,再除已建認知,回退到一個階段,重新領悟。”
真誠的看著反力之鷹,釋真緩聲道,“單鵬、月神還有你反力之鷹的言語,我自然是相信,可相信不等于同行。我必須以我的角度來重新感知一切變化,方能做出我的判斷和決定。”
微微一笑,看向月神,釋真又道,“單鵬找到我,和我敘說因果,本來就是因為他之道不通,修行之道亦不解當下之局。”
月神恍然道,“因此你會采用中庸之法”
釋真緩緩道,“很好,你也明白了。我會以修行之心,同反力之鷹之識再度觀察這個世界,然后尋找因緣化之。如此一來,反力之鷹的意識會存于我體,會在因緣和合之時出現。”
“何為因緣和合”月神對此不解。
釋真解釋道,“如果按照世俗的理解,那就是諸多條件滿足了,才會產生一個預期的結果。”
反力之鷹醒悟道,“只有這般,你才不會被我左右,同樣不會進入圓滿之境,以亦修亦悟亦破亦解的方式,對待我們所處的所有危機。你要解決的危機不止是暗界的,還有單鵬所知的大千世界”
釋真輕念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那你會離開我們”月神勉強想到這點,“因為你若在此,會被我們影響。”
釋真點頭,“不錯,你們若在尹始強自喚醒所有的一切,只會更增混亂,不利解決。因此我需要一個因緣的切入點。”
反力之鷹立即道,“李巨人調查李巨人但暗界的李巨人極為警覺,你突然出現,只怕會打草驚蛇。不過你可以從你所在的世界的李巨人入手。”
釋真微笑道,“看來,你不但理解,還有了執行的方法。既然如此,那就不用再等什么了。”
盤坐在地,釋真雙手中指平接,緩緩按在印堂之上,沉聲道,“物來則應,物去不留無上妙法,盡在緣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