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約很佩服琴絲的大膽想象。
釋迦提及了六道輪轉,但是基于貪嗔癡的情感基礎上做出的解釋貪嗔癡令世人的污濁與日俱增,這才讓一人精神層面在貪嗔癡的驅動下更近下三道輪轉,這種輪轉沒有終了,因為若沒有根本改變,每一次輪轉都是負重下行,最終的結果就是墜入無間地獄,永受貪嗔癡三毒的折磨,再沒有解脫的機會。
你有間歇的改變時間時都無法改變習慣,在無間沒有間斷的折磨中涅磐重生,有什么可能呢
人身難得,是說唯獨人道有懷疑的屬性,因為懷疑,才會思索人生的真正意義。因此每當你懷疑行為意義的那一刻,你就有了一次改變的機會。
但太多人囚禁于固化的規則中而放棄了向外探索的勇氣,雖有懷疑,很快放棄了懷疑,聽從別人的安排,追求所謂的安穩過完一生。
改變未見得成功,但不改變看起來倒很輕松。
事實真的如此
在修行理論中,絕非如此
你每次放棄改變,會讓你的下一次改變更加的艱難。這和西方的救贖主義不同,西方認為你信奉神、將自己供奉給神,就能獲得救贖的機會前往天堂。而修行卻認為,能拯救你自己、讓你擺脫六道輪回的只有你自己
你怎么知道自己信奉的是神還是魔那不應該是旁人告訴你答桉的,而是要你內心有清楚、清醒、清明的判斷。
釋家的度人,是給你一條過河舟筏,可你自己不愿意過河,甚至沒有到彼岸的想法,釋家自然無法度你、
這是佛渡有緣人的一層含義。
有緣無緣,更看你自身的意愿。
人身難得
在六道輪轉中,修羅道和天道看起來比人道更勝,但在修行者眼中,反倒不是這樣。因為修羅道始終被憤怒催動,無法反省,天道被享受迷惑,聽不進勸言。
因此修羅道始終處于戰爭中無法自拔,而天道縱情享受,可在天人五衰后,反倒可能墜入下三道的悲慘。
唯獨人道可以真正掌控自身的升降。
沉約這番觀點迅疾顯于人前,夜星沉、張繼先望見,均有所思。夜星沉想的是我這數生孤高偏激,不停樹敵,原來和修羅道相近。張繼先卻想,道家秘術講求羽化成仙,可沉約這般想,顯然是不贊同成仙的念頭。
沉約隨即開口道,“據我所知,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一人死亡,他的習氣、也就是業會一直跟隨著他的靈明點,再重新和父母明點匯聚得六入后變化成人卻忘記以前的事情。世人并非喝了孟婆湯忘卻前世,根本原因是在于無明遮掩,讓一人無法記得以往的事情。”
暖玉贊道,“不錯,這是對輪轉最科學的解釋。”她前世雖是水輕夢,可到了當代,反倒更受石田秀子的影響,多用科技角度來看待問題。
“有人的孟婆湯看起來喝得少了點,表現為天資聰穎,那更像是修行導致讓其少些無明。”
沉約說到這里嘆息道,“可因為世界的錯誤累計,世人意塵更增,讓世人的每一次輪轉都多了極大的負擔,再加上權術者若有意、若無意的制定符合自身利益,卻更增癡迷的規則,這才讓世界到了末法時期世人證道尤為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