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以史為鑒,可后人從歷史中學到了什么?
真正的重演歷史,很多人也不見得比當年之人高明到哪里去,因為人性、人心如此,你如何能指望一個白蟻放棄毀去生存根基的本性?
沈約知道宗澤,卻不知道凌老爹煞有其事提及的“郭京”這人,正遲疑間,吳均突然道:“就是那個說可用六甲神兵抗敵的郭京嗎?”
凌老爹見冷冰冰的吳均也被他吸引,內心暗喜,心道今日名聲一立,難說日后財源滾滾,但前往臨安府的路費總會富裕一些了。
“不錯,正是那個郭京!”
凌老爹喟然長嘆道:“宗大人被朝廷罷免,憤懣而死,金人兵臨城下,無人出戰。這時候偏有個禍國殃民的神棍郭京說,只要按照他的要求,找到7717名壯丁,經過他施加法術后,就可以變成無敵于天下的六甲神兵,擊敗金人不在話下。”
沈約皺了下眉頭。
凌老爹又道:“結果皇帝信了此人,居然真找了七千多壯丁讓郭京訓練,結果不開城還是好的,他們一開城交戰,那七千人完全不堪一擊,遂被金人趁勢破城,造成靖康之恥。神棍誤國,莫過于此。”
眾人又是紛紛點頭,不由痛罵起郭京來。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到郭京,可卻不妨礙他們表達愛國之情。
沈約不由向吳均方向看了眼,就見他按著桌案之手微有用力,似乎極力壓制情緒。
人云亦云的人多了,沈約卻非這種人,他始終保留著獨立的判斷——聽凌老爹所言,郭京著實愚蠢,朝廷亦是愚蠢,竟然信了六甲神兵這種荒謬之事。
沈約不懷疑某些人愚蠢的下限,亦知道古代所謂的當權者清醒者少,大多數都是昏聵之輩。
你有后宮佳麗三千,時時刻刻的抽取內在的精氣神,想不昏聵都難。
是以“何不食肉糜”之類的典故并非個案,更像是古代當權者某種方面的共同反應。
但吳均為何有激動之意?
眾人皆罵郭京,吳均卻沒有附和,吳均的情緒似乎極為復雜,他信神仙……難道說,他信六甲神兵也是有可能的?
沈約腦海疑惑一閃而過,凌老爹又道:“靖康之恥時,如今的皇帝還是康王,身邊亦是奸佞不絕,被金人步步緊逼,一路南逃,從應天府直奔揚州。不想金人隨即殺到。”
見眾人凝神傾聽,凌老爹更是振奮,“當今皇帝隨即棄了揚州,想要渡江南奔。”
在敘說往事的時候,凌老爹并沒有被興奮沖暈了頭腦,謹慎的用著字眼,不用“逃”字而用“奔”字倒是凸顯他的精明。
“可金人用兵奇猛,沖垮了當時康王的隨行,讓康王孤身至泰興,無奈夜宿崔府君廟。”凌老爹繼續道。
沈約腦海中光亮一閃,知道凌老爹要說什么了。
泥馬渡江!
凌老爹要說的難道是趙構泥馬渡江的往事?!
這段往事散見演義之中,依稀是說趙構得什么神仙相助,用一匹泥塑的馬匹渡過長江,逃脫了金人的追殺。
果不其然,凌老爹已道:“那時康王又困又乏,甚至坐騎都無,將將睡到三更時分,就見有人夢中示警,說金人又至,馬匹備好,還請康王立即離去。”
輕嘆一聲,凌老爹緩緩道:“康王驚醒后出廟,果見廟外停了一匹戰馬,而金戈之聲隨即傳來。康王驚嚇之間,上馬沖至江邊,可恨無船只渡人,但金人已在身后,康王正手足無措之際,那匹戰馬已經躍入了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