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剌皺了下眉頭。
詩盈臉涌紅暈。
完顏烈卻像沒說一樣,隨即道:“詩盈姑娘,可以彈琴了吧?”
琴聲先是暗啞,隨即漸漸流暢起來,等到那條懸空大河再現的時候,眾人均將注意力放在那條大河之上。
完顏晟本想問翻到那頁,可終究是一國之君,不想事事聽人所言,遂緩緩翻開伊始那頁。見開篇寫道——上清紫霞虛皇前,太上大道玉晨君。閑居蕊珠作七言,散化五形變萬神。是為黃庭曰內篇,琴心三疊舞胎仙……
他身為皇帝,大權在手,滅遼破宋后本是躊躇滿志,只想一統天下。但大病一場后,心境已悄然改觀。
征得天下又如何?死后還不是化作一捧黃土?
他完顏晟若是年前身死,還有什么皇圖霸業?
一念及此,倒是不可遏制。
是以從前不屑的仙道、神鬼都引發他極大的興趣,對于黃庭經,他也是略有所知。
他雖是皇帝,看黃庭經卻和常人看佛經仿佛,都是一頭霧水,不知所云。
書中的字字他都識得,但組合在一起,意義就變得飄渺含糊,反倒讓人不厭其煩。
今日重讀黃庭經,看到“琴心三疊舞胎仙”的時候,完顏晟卻是心中一動,看向琴旁的詩盈,暗想琴畫書棋順序和常說的琴棋書畫不同,琴為始,能總領畫、書相應,莫非長生地的關鍵之處就在黃庭經的此句嗎?
念及于此,他倒是急于驗證,不再去尋找方才所翻那頁,命令道:“詩盈,彈琴吧。”
琴聲清越,回蕩在宮中,頗顯幽深。
琴聲起,光芒顯。
一條大河再次出現在眾人頭頂。
大河壯闊,遠過乾元殿頂的尺寸規模。
眾人再見大河,終不如伊始慌張,反倒注目觀察。
沈約卻想著——無論在完顏希尹的府上,還是在這殿中、殿外,這條大河出現時和畫的高度似乎始終一致。
這是個細節,旁人多不研究,他沈約卻感覺這像設定尺寸的投影比例造就的這般景象。
金帝完顏晟為驗證內心想法,翻到書的首頁就不再動,琴聲起、大河現,不到片刻,書亦受到感應,隨即河中有山脈連綿顯現,郁郁蒼蒼。
眾人多數怔住,想的自然是——一條大河中,如何會有山脈盤旋?
按照眾人所知常理,通常情況下,最多是大河圍繞山脈而走,在河中的山多是灘涂、或者可說是孤島,那如今眾人看到河中有山蜿蜒又做何解?
眾人昏昏,沈約見到那山脈卻是心中微震,亦見到完顏烈向他望來。
旁人不知,但他二人一眼看到那山脈形態走勢,又如何不知那是何地?
那連綿的山脈,赫然就是天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