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話的正是賽月。
賽月看著沈約,輕聲道,“金剛經雖有千言,可要達金剛能斷之境,本質只有無住生心四字。”
金剛經全稱本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沈約微笑看著賽月,“很好,你終于懂得。”
看著眼前那孩童,他卻如同看到了以后的詩盈。當然,詩盈比起從前更有悟得。
賽月也如趙佶他們,記得了曾經發生的一切
一切改變看似漫長,但在改變的時候,竟如此迅猛
賽月垂下頭來,低聲道“賽月終于懂得,可遲了很多。”
心不迷,夢中醒。
心若迷,醒似夢。
室內靜寂,眾人多是反復思索幾人的對話,有的人著實明了,有的人仍糊涂不解。
喬才人暗想這沈公子說的很是讓人費解,可只要圣上喜歡,那就是好事。
趙巧云見賽月的表情,卻是內心訝然,她從賽月的身上,居然看不到孩童的氣息,有的似乎只是她一般的女兒心思。
不過半天的功夫,賽月如何會有這大的改變
半晌,趙佶輕嘆一口氣,“原來如此。朕自詡才華,也讀金剛經,今日方懂經中之意,很是慚愧。”
鄭公公訝然,搞不懂趙佶今日行為如何這般反常。
“看來蛛網不能不結,可蛛網又如何來結”趙佶終道。
沈約暗嘆一口氣,一聽趙佶這句問話,就知道趙佶仍舊不懂真諦。
其實無論釋道,真正修行真諦無非是去遮見真。
金剛經教你無住生心,就是讓你哪怕進入染缸,也要如白蓮花般出來,經書其余言論,無非教你如何無住不染而已,是以才用“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來做結語,再次強調你要無住生心。
法為正。
正法尚且需要如幻觀,遑論其它邪門歪道、神通五蘊
而道家的無住就是無為。
何為無為
不是你不做,而是勸你少受驅動,等你真正不受驅使的無為后,才有大為。
大為或修骨,或證道。
佛道經書萬千言語,真正的本質其實極為簡單,只有那些左道三千、才以修神通催動世人墜入其中,那和真正的修行反倒背道而馳。
趙佶開口就問蛛網如何來結,只能說他醒悟要發雄心,卻非證道。
但這均是極為細微的差別,非有慧根難以分辨。
沈約明白這些差別,可覺得趙佶有改過之心就是好事。
改在當下,永遠是修行者最重視的一個節點。
“圣上若是”
沈約不等多言,外邊有了些許喧嘩,隨即有香風襲來,有女人叫道,“圣上”
話音未落,一女子已要掠過沈約等人,到了趙佶的身邊。
趙佶神色微冷。
李斌擋在了趙佶面前,低聲道,“賢妃,請退后。”
那女子杏眼圓睜,揮手就給了李斌一記耳光。
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