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聽趙佶說的很是平和,內心很是激蕩。
對他而言,這本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趙佶又道,“朕聽聞張天師曾預言陳東為忠臣,垂名不朽”
沈約微揚眉頭。
這不見得是預言,或許是張繼先從天書中看到的答案。
在沈約看來,這個預言的確對陳東有推崇之意,可也預示陳東有些悲劇的結尾。
何也
垂名不朽多是給烈士的形容詞
張繼先是不是提示陳東會因忠言獲罪赴死呢
“張天師,朕可說錯”趙佶徐徐問道。
張繼先看了沈約一眼,沉聲道,“貧道的確說過這般言語。”
趙佶嘆息道,“當初朕聞此事,不過一笑了之。可近來觀陳貢士言行、昨日所為,才發現天師所言,的確振聾發聵,讓人警醒,可惜可嘆朕卻始終難解真意。”
殿上眾人聞言都是各有心思,搞不懂趙佶的言下之意。
趙佶是贊許陳東呢還是要將陳東變成個忠烈
張繼先微笑道,“古人云朝聞道、夕死可矣。只要醒悟,始終不算太晚。”
李彥目光閃動,突然道,“張天師,天子面前,談論朝聞夕死,似乎不太妥當。”他終于開始反擊。
情形對他很不妙。
陳東的證詞偏向沈約,陳東不久前又上書要除六賊。
忠言自然未到趙佶耳邊就被剔除,他李彥、梁師成掌管內宮全部事務,自然不會讓這等諫言到了趙佶的眼前。
可李彥卻知道這個陳東絕對站在他李彥的對立面,如今趙佶又一個勁的說什么預言忠臣
有忠臣就有奸臣。
誰是奸臣
他李彥再不反擊,只怕再沒有分辨的機會。
張繼先一笑了之,并不分辨,陳東卻道“那在天子面前談論什么無視世間疾苦,無視迫在眉睫的危機,只談歌舞升平,歌功頌德的蠱惑天子”
一言落,眾人靜。
李彥反倒有絲得意之色,立即道“不知道陳貢士所言何意你區區一介貢生,難道圣上的行為,還要受你的差遣”
趙明誠聞言露出畏懼之意,知道這是個圈套。
自古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言辭,都是場面話,事實上,不要說天子犯法,哪怕天子的親戚犯法,不經天子的示意,也沒有人敢去問罪
皇親國戚都有特權,遑論天子
批評皇帝身邊的人,都要有非一般的膽子,李彥在引誘陳東攻擊天子的缺點
天子自然有缺點,誰都有缺點。
可越有缺點的人,卻多數忌諱旁人提及他的缺點,皇帝更甚
一個總是高高在上的人物,自然難以容忍一直在腳下的人物指出自己的問題。
陳東默然。
趙佶微瞇眼睛,讓人看不到他究竟在想著什么。
許久,陳東終道,“陳某自然沒資格差遣圣上,”他突然不再自稱微臣,看起來已做了個艱難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