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一吹,讓人不禁神清氣爽。
“琵琶趕緊!”賈平安覺得自己就是個樂隊指揮,很是忙碌。
琵琶聲音如珠走盤,更是引得不少人來圍觀。
王琦得了消息,不禁冷笑道:“他賈平安這是在嘩眾取寵!”
陳二娘看了他一眼,目光迷醉。
巡行的隊伍緩緩前進,賈平安見人越來越多,就喊道:“把牌匾弄出來!”
包東和雷洪二人把牌匾舉了起來。
眾人一看,有識字的喊道:“是慈善人家。”
這是何意?
眾人不解。
包東大聲說道:“入冬以來,長安城中多了些饑民,陛下令各處接濟,長安縣的崔明府去了不少人家求助,這不……太史令李公就率先捐了五十貫,長安縣的官民心中感激,可不能讓做好事的人默默無名吧,那如何激勵眾人?”
“看看!”他指指牌匾。
“慈善人家,這便是長安縣官民對太史令的感激之情。這便送到府上去。”
眾人跟著到了李家,家人聞訊出來被嚇了一跳。
“某剛從太史令那邊來。”賈平安一臉誠實可靠的模樣。
“要讓慈善人廣為人知,掛起來!”
牌匾被掛了起來。
“慈善人家,諸位看看這字,乃是崔明府所寫。崔明府書法了得,看看……下面還有崔明府的落款。”
包東退后,帶著人拱手,“多謝李公。”
百姓們跟著行禮,“多謝李公。”
有人捐助就是好啊!
但……
某戶人家里,男主人怒道:“某也捐了,為何沒有牌匾?”
仆役說道:“郎君,這是長安縣給的牌匾。”
男主人捂額,“忘記了,說是不給長安縣,可是……”
人都好名,做了慈善要個好名聲無可厚非。
“阿耶!”
一個少年進來,行禮后說道:“阿耶,先前孩兒在外面聽到了有人說太史令家得了慈善人家的牌匾,咱們家也捐了錢,為何沒有?”
少年都有攀比心……
男主人一臉郁悶,“為父去問問。”
長安城中,這樣的事兒在數十戶人家中發生。
等李淳風下衙后,發現眾人看向自己的目光中帶著欽佩等情緒,不禁愕然。
路上他遇到了幾個女子,女子們福身行禮,“李公高風亮節!”
這個……
路人紛紛看過來,議論紛紛。
“是太史令,他捐了錢給饑民,長安縣給了慈善人家的牌匾。”
“是個好人。”
崇敬的目光伴隨著李淳風一路到家。
而王琦已經要瘋了。
“那些人問為何咱們這邊不給牌匾,去做,讓人抓緊做,晚上也不停。”
有人去安排。
陳二娘安慰道:“慢一些就慢一些吧,此事是賈平安出手,太史令與他有些交情,想來是抹不開情面。”
王琦搖頭,“人皆喜歡名聲,概不例外,賈平安想出了送牌匾的法子,是個好辦法。”
陳二娘笑道:“那咱們就借用一下。”
“哈哈哈哈!”
王琦不禁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