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A班的人很有商業頭腦,在走廊里擺了個塑料泡沫箱子,里面碼了一堆冰棍。
“冰棍!賣冰棍了!200日元一根!”有個留著時髦分頭的男學生拿個板凳坐在泡沫塑料箱子旁邊扯著嗓子叫賣著。
從他手里那一疊紙幣看,生意還不錯。
北鄉沙緒里正想過去買一根冰棍,另一個男生就拿著個裝曲奇的鐵盒跑過來,放在那男生腳下。
“不行,整個學校都換不到硬幣了,各家準備的找零都不多的樣子。”
“臥槽那怎么辦?”叫賣的男生看著空空的鐵盒,“這沒法找零了啊,全班人口袋里的硬幣都給我們掏光了。”
“只能不給硬幣就不賣了。”剛剛去換硬幣的男生單手叉腰,一邊單手解衣領的紐扣一邊說,“或者打包賣,五根一起,收一千日元的紙幣就夠了。”
北鄉沙緒里從口袋里捏出兩個百元硬幣,走到兩人面前,伸出手:“我要一根冰棒。”
“臥槽,女神啊!”叫賣的男生夸張的應道,接過硬幣之后打開泡沫箱,“我給你從最下面拿最冰的。”
“不,給我開始化的,我不能吃太冰的東西,對嗓子不好。”
“誒,我。”男生沒怎么在意最后一句,從泡沫塑料箱最上面拿了一根,遞給沙緒里。
沙緒里舔著冰棍,小心的讓舔下來的水在嘴里變溫才咽下。
記者們看起來完全沒有讓步的意思,三年B班第一場表演看起來普通人是看不到了。
沙緒里決定去別處轉轉,打發下時間。
剛剛她拿到的傳單上貌似寫著,大禮堂會有學生自由才藝表演,節目單上有這個學校的學生組的樂隊。
雖然學生樂隊的水平多半就那樣,但有時候也會看到非常厲害的稀有種。
比如去年峰城大附屬高中的文化祭上登臺的三人組合,現在已經成為音樂愛好者之間的傳說。
據說他們三人再沒有一起登臺過,而且其中兩人升進了峰城大學同一個學部,也形同陌路。
北鄉沙緒里心想,也許這次自己能在北葛氏見證一波傳說……
她剛要走,就聽見一個中氣十足的女聲從三年B班里傳來——雖然音量很大,以至于整個走廊都能聽清楚,但卻不會讓人覺得這人大聲嚷嚷很失禮。
北鄉沙緒里一聽就知道這女的練過。
“你們讓一讓!我們的表演是對所有人開放的,你們堵著路,別人怎么看?文化祭的活動,教室里一個年齡在20歲以下觀眾都沒有,這成何體統?”
記者們顯然不吃這一套,有人大聲問:“你是神宮寺玉藻吧?你家是那個著名的和菓子店對嗎?”
記者話音未落,三年B班內就傳來震耳欲聾的怒吼:“都說了給我讓路啊啊啊啊啊!你們怎么不聽人話啊啊啊!我喊這么大聲調子都變了啊啊啊啊!”
北鄉沙緒里驚了,她一聽就知道這女的受過專業的女低音發生訓練,這吼聲震得走廊上的窗戶都嗡嗡響起來。
剛剛還喧嘩的記者們被純粹的、音量的暴力硬生生的逼退了。
北鄉沙緒里發現自己面前出現了一條通往三年B班教室的路。
就像摩西分海一樣。
她趕忙小跑著進了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