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馬知道日本這邊,藝術家吃飯極端依靠人脈。
日本的作家、藝術家都有一個普遍的特性:地位很高,但不一定能賺到多少錢。
他們很多時候最大的價值就是作為上流階層的“粘合劑”存在。
很多時候他們的作品賣出好價,中間是有黑箱的,比如誰誰高價買了我一幅畫,然后我幫他牽個線,和某某議員認識一下,一起打個高爾夫。
《名偵探柯南》和游戲《女神異聞錄5》里面都有老畫家江郎才盡占用弟子作品的橋段,這種橋段在日本藝術界確實有,但真不是很多,主要出現在科研特別是醫學科研方面。
這就是因為日本有名氣的老藝術家他不用真的出好作品,他畫坨屎人家一樣有人吹捧有人買。
日本藝術界已經形成了一種內循環,藝術家出作品,評論家負責引導普羅大眾“欣賞”作品。
普羅大眾中有了一定的所謂人氣之后,藝術家就獲得地位和人脈,這些又反過來轉化成錢。
這種機制下產生了很多很奇葩的“作品”。
其實和馬上輩子覺得中國的藝術界也開始“有內味”了,藝術越來越看不懂,大師們各種浮夸表演都成了網絡上的笑柄。
不過中國階層還沒有固化,更沒有日本那樣穩定的上流社會存在,所以大師們地位也不怎么穩固就是了。
總而言之,在日本,藝術家們特別重視人脈的經營,重視和評論家的關系。
但是,再重視人脈,也不會輕易跑到公立高中來登臺獻藝啊。
委員長居然能夠直接拉三位藝術家來給自己站臺,而且還是今天決定要參加選美,然后才搖的人……
不對,就算委員長之前就想參加選美,提前搖人,這能把這種級別的家伙搖到高中文化祭的舞臺上登臺,也是很厲害了。
和馬看著那三人,明顯演能劇的最殷勤,大概是因為能劇是真沒多少愛好者了,全靠所謂專業人士吹捧維持地位。
而三味線和尺八,技巧高超的話普羅大眾里面還是有不少人買賬的,畢竟普羅大眾欣賞不來能劇,但還是知道音樂好不好聽的。
神宮寺玉藻拿著鼓槌,似乎在做最后的準備啥的。
千代子吐槽:“說穿和服不好吹大號,這穿和服打鼓也不太對味兒吧?”
話音剛落,雞蛋子就像她對和馬預告過的那樣,一甩胳膊一扯和服,把和服左肩部分掀開,露出半邊肩膀。
她早就用裹胸布把胸纏得嚴嚴實實,一點福利都沒有給。
但是她這姿態,就有種女俠上陣的凜冽氣勢,仿佛馬上就要拔出薙刀砍殺幾個不長眼的宵小。
千代子:“好吧,現在沒事了,氣質吻合了,簡直就像三國志里擊鼓鼓舞關羽去斬華雄的張飛一樣。”
日本人說三國志,指的就是三國演義,這就是個翻譯問題。三國演義全稱叫三國志通俗演繹,日本翻譯三國演義的時候就拿了頭三個字做書名。
“你居然還知道三國志?”和馬驚訝的問。
“我看的漫畫,因為最近老哥你總說中國的成語啥的,我也對中國有點興趣了,買菜的時候看到有這個漫畫就在書店站著翻了翻。”
“書店的老婆婆沒趕你?”
“不會趕啦,我在商店街很受歡迎的。”
和馬撓撓頭,目光轉回舞臺。
委員長已經擺出擊鼓的架勢,然后對伴奏者點點頭。
緊接著她就開始敲了。
太鼓有很多尺寸,她這次敲的是最大那一碼,不用話筒和揚聲器,都能聲音傳遍整個操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