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市,搏遠武館。
一個中等個子的男人站在武館的大門外,他穿著一條藍布便褲,一件洗得有些發白的淺白色短袖,胸肌很發達,汗水打濕了胸前的衣服,勾勒出明顯的線條。
他叫董云飛,今年40歲。
走進武館,前臺的一名女服務員見到他后,主動笑著問道:“您好,有什么可以幫您的嗎?”
董云飛有些忐忑,他猶豫了一下,開口道:“聽說這里招教練,我是來應聘的。”
“好的,那麻煩您先填一下個人資料。”服務員熟練地遞給董云飛一張紙和筆。
“那個,我以前沒當過教練,我,我是練傳統武術的,這里專門招這個,對吧?”董云飛期待地問道。
服務員笑著點頭:“沒錯,這里歡迎所有練傳統武術的拳師,不過要當教練的話,還是需要有一定水平的。”
董云飛頓時有些緊張:“我,我練了三十年,不知道行不行?”
服務員說道:“這個我說了不算,今天我們館主正好在,我帶你去見他,他說了算。”
董云飛點點頭,下意識地捏緊拳頭。
服務員帶著董云飛走進武館,武館內,幾名教練帶著十幾名學員在練拳,這樣的場景讓董云飛神情有些恍惚,一下想起了小時候自己練拳的場景。
那個時候董云飛村里有一位老師傅免費練拳,很多父母都會送小孩去學,一來可以強身健體,二來也能讓人幫忙管著孩子,免得成天在外到處亂跑。
董云飛十歲那年也被父母送去老師傅那里學拳,他不知道自己學的是什么拳,老師傅也沒說,反正就跟著大家一起練。
一起學拳的小孩有很多,有些孩子會變著法子偷懶,老師傅就算看見了也不會多說,久而久之,越來越多的小孩跟著一起偷懶。而董云飛比較老實,老師傅交待的東西他都會一五一十地做完,讓揮拳五十下,就不會只揮四十九下。
隨著年齡漸漸長大,來學拳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少,到最后,只剩下董云飛和其余兩個孩子還會每天到老師傅那兒去學拳。
突然有一天,老師傅問董云飛,愿不愿意做他的徒弟,董云飛其實不懂那么多,回家問父母,父母說這是好事,于是董云飛就正式拜師了。
拜師那天,師父告訴他,他學的叫白猿拳。
“麻煩你稍微在這里坐一下,我們館主有點事,一會兒就過來。”服務員的話打斷了董云飛的回憶。
“好,謝謝。”董云飛感謝道。
對方笑著點頭,轉身離開。
董云飛看了看周圍,身后有一排凳子,他想了想,沒有坐下,就這么站在原地等待。
等待的過程讓董云飛覺得有些煎熬,他不是覺得等得太久,而是太緊張,怕自己抓不住這次機會。
他二十歲離開村子,進城打工。
一開始在工地上干活兒,有一次工地上發生沖突,一群人打架,其中有董云飛的老鄉,他擔心老鄉吃虧,就出手幫忙。
他練了十年白猿拳,很輕松就將人放倒了。
后來這件事傳到了包工頭那里,對方主動找到董云飛,說你這么能打,何必在工地上掙這種小錢,我帶你去掙大錢!
二十歲的董云飛心動了,于是包工頭帶著他去打地下黑拳。
剛開始董云飛沒什么經驗,輸了幾場,但漸漸地他開了竅,越打越勇,戰績越來越好,收入也跟著水漲船高。
后來有職業搏擊俱樂部的經理看上了他,想簽他做職業選手,董云飛同意了,因為對方告訴他,當職業選手賺的錢更多!
經過短暫的訓練后,董云飛打了幾場自由搏擊的比賽,都艱難地靠點數獲勝了。
然而經理卻告訴他,他的打法不好看,贏得不干脆,沒有觀賞性,這樣吸引不了觀眾,是火不了的。
董云飛當時面臨兩個選擇:要么改變打法,要么滾蛋,重新回去打地下黑拳。
已經見識過一些頂尖職業選手的風光和高收入,董云飛當然不愿意重新回去打地下黑拳,所以他同意改變打法。
然而打法改變之后,加強了進攻和侵略性的董云飛反而接連輸了好幾場比賽,于是徹底被俱樂部放棄。
董云飛不甘心就這樣退出職業賽場,之后他以個人名義報名了很多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