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傳統空手道是島國的傳武,那么極真空手道就是島國的散打,在擂臺比賽中的實用性很強。
小澤武天練的剛柔流屬于傳統空手道,對方能練到大師級,就像吳理將形意拳練到大師級一樣,同樣很少見。
小澤武天見吳理在看自己,他也看向吳理,點頭示意,面帶微笑,十分友善的樣子。
吳理坐在小澤武天不遠處的一個獨立沙發上,看向前方的電視屏幕。
屏幕里,樓下的工作人員正在緊急修復測試儀器。
暫時沒人挑戰,略顯枯燥,于是吳理轉頭看向一旁的鏡頭,對陳剛示意可以和觀眾互動一下。
陳剛看著平板上的評論,又抬頭看向不遠處的小澤武天,猶豫了一下,小聲說道:“網友們希望你能評價一下小澤武天。”
“額。”
當著別人的面評論,這是仗著別人聽不懂中文嗎。
吳理想了想,開口道:“對方練的是剛柔流空手道,創始人是宮城長順,18歲赴我國的福建省,學習我國的傳統武術,其中主要學了南少林的白鶴拳。其流派的名稱就來自白鶴門流傳秘書《武備志》中的“法剛柔吞吐“,因此得名剛柔流。”
“從剛才對方出手的情況來看,寸拳寸腿,有南拳的影子,筋骨發力,剛柔并濟,顯然剛柔流已經練得登堂入室,19歲就有這樣的實力,當得起天才二字。”
評論區回應很快:
“評價這么高嗎,對方打得過你嗎?”
“應該問,吳理幾招能打倒對方?”
“哈哈,我只知道這個五百年一遇的格斗天才剛才沒能拿到滿分,而吳理把測試機器都打壞了(狗頭)。”
......
陳剛看著評論,想了想,開口道:“網友們問你,如果你和對方打,勝算如何?”
吳理笑道:“以后應該會交手,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
他這邊說完,那邊的小澤武天似乎有所察覺,轉頭看了過來,說了幾句日語。
“額,他說什么?”吳理轉頭看向一旁的翻譯。
翻譯攤開手:“我沒學過日語。”
“那你用英語問他。”
于是翻譯用英語詢問小澤武天剛才在說什么。
小澤武天看著吳理,用英文再說了一遍。
“他說,他剛才似乎聽到你提起了剛柔流中的心法。”
“法剛柔吞吐?”吳理不確定道。
“應該是。”翻譯也不確定,主要不知道這幾個字用英語該怎么翻譯。
小澤武天雖然不懂中文,但‘法剛柔吞吐’這幾個字,他是知道中文的讀音的。
“法剛柔吞吐,身隨時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