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陽光明媚的一天。
紐約的某個私人醫院里,綠色的草坪上,幾個人影晃動。
李三穿著白色的病號服,坐在輪椅上,饒有興致地看著草坪上的戰斗,準確地來說,不能叫戰斗,只是吳理在練功而已。
草坪上,七個身材健壯,穿著黑色西服的華裔男子在圍攻吳理。
七個人拳腳生風,動作敏捷,一看就是練家子,然而在吳理面前完全不夠看,他并不出手反擊,面對七人的進攻,只是簡簡單單地伸手抓住揮來的拳頭,一拉一扯,頓時就將人拉扯得失去重心,整個人摔了出去。
在這個過程中,他身形轉動,明明速度不快,但總能恰到好處地躲開來自左右或是身后的攻擊,隨后身形一閃,靠近一人,或推或怕,再次將人摔倒。
草坪地面柔軟,吳理用力也不猛,所以這些人被摔倒后都沒受傷,迅速爬起來,再次沖上去。
吳理猶如穿花的蝴蝶,在七人的圍攻中進退自如,并且不斷將七人摔倒。
李三自然看得出來,吳理此時用的是太極聽勁的手法,一搭手或是一觸碰到對手的身體,立刻就能‘聽’出對手的勁力,找到對方的身體重心在哪,然后輕輕一‘推’,破掉對手的重心,將對手摔倒。
太極的聽勁,說來神奇,但其實練到最后也是練一種敏銳的直覺。
一開始練聽勁,從推手開始,兩人手臂接觸,相互發力較勁,如果雙方都用力向前頂,這個時候你能明顯感覺到對方的力量是朝前使的,這就是‘聽’出了勁力;在此基礎上,想要化勁就很容易,比如你突然撤去力量,身體向后或者閃開,對方猝不及防之下,就會失去重心,身體不由自主地向前沖,如此,你便化開了對方的勁。
又或者稍微多些變化,對方的力量完全向前頂,你要化開這股力量,如果和對方對頂,那就會很吃力,需要用出比對方更大的力量才能化掉;但是如果你將發力的方向改為斜向上,或者向左向右,那就不需要用多大的力量就能改變對方的發力,這也是化勁。
所謂四兩撥千斤,原理就是如此,說白了就是力的分解與合成,學過物理的都很容易理解。
聽勁,就是明白力的方向,而化勁,就是改變力的方向,從而改變對方最后的攻擊落點。
聽勁功夫的初級階段就是在對方發力方向不變的情況下感受到對方的發力方向,這其實很簡單,就算沒練過功夫的普通人都能做到。
而更進一步,就需要長時間的練習了,能夠做到在對方發力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及時察覺對方的發力方向。
這一步功夫若是到了高深的地步,就是此刻吳理展現出來的水平:只需要稍微接觸一下,就能立刻聽出對方的勁力,找到對方的重心。
至于破壞重心,將人摔出去,這就是化勁的功夫了,如何用更小的力,以最快的方式改變對方的力道,破壞對方的重心,這就是化勁要練的。
顯然,此時吳理面對七名對手,表現出的聽勁和化勁功夫都已經到了上層。
這場較量持續了十幾分鐘,就算吳理用力再輕,草坪再柔軟,被持續不斷地摔倒幾十次,七名男子的身體也有些受不了,感覺全身都像散架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