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你好,請問是李彤雲小姐嗎?”
電話那頭傳來一個男性的聲音,說的是中文。
李彤雲換成中文說道:“沒錯,我是,請問你是?”
“李小姐你好,我是吳理。”
“吳理?”
李彤雲語調拔高,有些驚訝,“練形意的那個?”
“對,形意,吳理。”
“找我什么事?”
“不知道李小姐你現在人在哪?我想和你當面聊聊。”
李彤雲眼中閃過一抹光彩,“我在洛杉磯,不過下午要坐飛機去紐約。”
“那太好了,我人就在紐約,我們約個地方見面談吧。”
“好。”
......
晚上8點40,吳理和李彤雲在紐約的一家餐廳見面了。
李彤雲剛下飛機沒多久,所以吳理直接約在餐廳見面,可以邊吃邊聊。
吳理打量著李彤雲,對方看上去大概三十多歲,丹鳳眼,柳葉眉,皮膚很白,樣貌有些普通,不過氣質很好,有種說不出的颯爽和干練。
當然,最讓吳理感興趣的還是系統檢測出來的資料:
【梅花螳螂拳(大師級)、太極拳(精通級)、通臂拳(精通級)、八極拳(精通級)、詠春拳(精通級)......】
【綜合評分:A—(37%)】
赫然又是一位大師級的武者!
而且李彤雲竟然精通十幾門傳統武術,比吳理精通的還多,實在讓人覺得意外。
雖然很多武術都有相通之處,精通一門,就很容易精通其他的,就像當初胡山把三種拳術練到大師級,最后還自創了一種拳術,這就是觸類旁通的結果,不過要同時精通多門,也必然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苦練,去專研。
吳理沒想到自己約見一個格斗教練,對方竟然是對傳統武術如此專研的人。
“我聽說李小姐你也練傳統武術,不知主練哪一門拳術?”
雖然已經通過系統檢測看了出來,不過吳理還是要開口問了才好繼續往下聊。
李彤雲點了一份牛排,正用刀切著牛肉,聽到吳理的話,抬頭看向對方,微微一笑:“騎馬登山,御敵跨虎。”
吳理點點頭:“螳螂八勢。”
李彤雲說的‘騎馬登山,御敵跨虎’其實是螳螂八勢的歌訣,也是梅花螳螂拳的基本功。
見吳理一下就道出了這句歌訣的出處,李彤雲不由得眼前一亮,她故意不直接說出自己練的拳術,就是存了考校吳理的心思,倒是沒想到對方如此年輕,卻對傳統武術這么了解,放在這個年代,其實很難得了。
“沒錯,我主練梅花螳螂拳。”李彤雲笑著說道。
螳螂拳是明末清初由王文成所創,王文成初練少林功夫,后與習通背功的張琦比武失敗,在回鄉途中,看到螳螂斗鳥,由此得到啟發。他回家后苦心鉆研,取螳螂的活動特點,集十八家拳法的精華,編創出“崩補“和“八肘“兩套拳,并取名“螳螂十八湊“。
后來經過幾代人的傳承和變化,多出了許多流派,梅花螳螂拳是螳螂拳的幾大流派之一。
“李小姐你習武多年了吧?”吳理問道。
李彤雲:“六歲隨師父習武,至今已有三十年了。”
她倒是絲毫不避諱自己的年齡。
吳理對李彤雲拱手:“那我得叫你一聲李師傅。”
李彤雲微微一笑,用眼神示意吳理身前的牛排:“先吃飯吧,吳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