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中華武術!這才是功夫!”
“我就問還有誰不服!”
“我做夢都沒想過有一天我們的武術可以用這種方式呈現在擂臺上,吳理當為我輩武人楷模!”
“感謝吳理,為中華武術揚名!”
......
王婷:“太棒了太棒了!我有點不知道該怎么表達,我也練過功夫,我練過太極,剛才聽到吳理喊出這是太極時,我整個人像是炸開了一樣!我從來不知道原來自己練的功夫可以這樣!可以這么厲害!”
PPTV的女解說王婷情緒激動,聲音都有些哽咽。
另外一位男解說常山相對好一些,但也難掩激動之情:“我想過這場比賽吳理能贏,但我沒想過他會這樣打,真的,太棒了!”
場上,丹胡重新站起來。
這一次,他看向吳理的眼神充滿忌憚,再也不復開場前的那種自信。
從頭到尾,吳理沒有和他打地面戰的意思,但他知道吳理不僅會地面技,而且并不弱。
比賽之前深入研究對手,這是UFC選手的習慣,吳理參加過的比賽雖少,但也是有的,就是那次在齊市的極限武道大會。
丹胡的團隊在賽前專門在網上收集了吳理當初所有的比賽視頻,一場一場地分析,特別是最后的冠軍賽,吳理使用地趟拳和對手在地面上的較量。
那種和現在主流的地面技不太一樣的技術一度引起了丹胡團隊的重視,教練組還專門為此給丹胡制定了一些戰術。但誰也沒想到今晚吳理會選擇這樣打,根本沒有要和丹胡打地面的意思。
當初吳理參加極限武道大會時,形意拳還是精通級,而如今的吳理已經身負四門大師級武術,一年的時間,實力可謂天差地別。丹胡的團隊拿著一年前的比賽視頻拼命分析,對吳理的實力當然是完全錯估的。
不過這也不能怪丹胡的教練組愚蠢,而是實在找不到太多可以分析的東西。雖然吳理在幾次直播中也有出手,但要么是切磋,要么就是拿著兵器實戰,這樣的內容和擂臺比賽相差太大,最多只能看出吳理的出手速度,反應速度,其他的出手習慣還有招式,還找不到什么可以利用的地方。
所以說,丹胡在賽前唯一準備過的就是針對吳理曾經用過的地趟拳,但偏偏吳理完全不和他打地面,而對于吳理的爆發力,則完全在丹胡的意料之外。
他先是右臂挨了吳理一記大摔碑手,之后用左臂擋了一記上步搬攔捶,現在兩只手臂都一片紅腫,疼痛難忍。
如果只是疼痛還好,關鍵丹胡現在不知道該怎么進攻了,他感覺自己拿吳理沒什么辦法。
場上,丹胡的遲疑讓許多人都看了出來:他不敢進攻了。
不過吳理沒打算就此停下這場表演,既然對方不攻,那他就主動攻上去。
一個弓箭步沖了上去,速度極快,身體一轉,腰胯發力帶動脊柱,最后聚力在右肩上,向前一頂。
八極,貼山靠!
丹胡后退閃過,依然沒有出手,而吳理也不客氣,兩肘如槍,直接戳了過去。
丹胡繼續閃躲,但吳理的腳步移動更快,最終橫著一肘撞在丹胡護頭的雙臂上,吳理故意將肘尖撞向丹胡左臂紅腫的位置。
砰!
“這是八極!”
......
貼身搶中線,出拳如風,連消帶打。
“這是詠春!”
......
十指如鉤,上抓下打,擒拿點穴。
“這是鷹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