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炎黃決比賽的第一天,企鵝體育獨家直播。
直播室內,一男一女兩名解說員是之前解說UFC的新人解說。
而今天直播室請來了一位重量級的嘉賓——吳理!
作為本次比賽的創辦人,同時也是企鵝體育的形象代言人,吳理當然要來當嘉賓。
“本次比賽,參賽人數一共三千七百八十二人,創造了華國搏擊類比賽參賽人數的記錄!”
“比賽分為羽量級、輕量級、次中量級、中量級和輕重量級這五個級別,其中輕量級和次中量級這兩個級別報名人數最多,分別是一千二百三十一人和八百六十三人。”
兩名解說大致介紹了一下比賽的情況,然后男解說看向吳理:“吳理老師,您作為炎黃決的創辦人,給觀眾朋友們大致介紹一下比賽流程吧。”
“好的。”吳理點點頭。
“這次比賽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小組賽,按照不同的級別,我們將參賽選手分成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六到十個人不等,打循環賽,勝一場積一分,負一場不得分,最后積分排名前二的兩人晉級。由于一些級別的報名選手很多,所以需要多打幾輪小組賽,直到篩選出64強。”
“進入64強以后,就來到了第二個階段:淘汰賽。一直到8強,才進入最后一個階段:決賽階段。”
女解說:“我聽說這次比賽的規則和傳統的綜合格斗規則不同,吳理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吳理:“這次比賽的規則大部分還是沿用了傳統綜合格斗的規則,不過在一些細節上有所改動:比如不再是在八角籠里搏斗,而是在一個高臺上。”
隨著吳理的話音落下,背后的大屏幕上的畫面出現了變化:一個體育館里,人山人海,圍繞著一個個高臺。
三千多名參賽選手,分散在全國各地,所以炎黃決的預選賽階段,分別在八個城市都設有分賽場,要等到淘汰賽階段,才會統一在帝都的主賽場舉行。
此時導播切的畫面是帝都其中一個分賽場,現場專門給了一個近距離鏡頭,拍攝炎黃決比賽用的高臺。
這是一個一米高的圓形擂臺,直徑九米,擂臺下方是海綿墊。
“這次比賽取消了比分判定,判負的標準除了KO,TKO(主動認輸或者裁判阻止)之外還有就是將對手擊落高臺。如果兩人同時掉下高臺,誰先落地誰就判負。”
對著大屏幕,吳理解說道。
男解說:“吳理老師,為什么想到要做這樣的改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