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嚴小楠和對手正貼在一起,張韋麗沖過來一拳打向對方的太陽穴。
巴西隊的選手立刻轉頭,用額頭挨了這一拳。
“3號!”李彤雲又一次大聲喊道。
嚴小楠聞言后立刻推開眼前的對手,一記轉身踢,踢向身后朝這邊沖來的另外一人。
于是兩人就這樣交換了對手,張韋麗對上了巴西隊草量級的選手,嚴小楠則對上了更強的那個。
交手幾秒后,李彤雲再次發出指令,讓兩人抓住一個機會又打出一次配合。
李彤雲事先為張韋麗和嚴小楠兩人只制定了四套戰術,并不多,因為練習的時間總共也沒多久,制定太多的戰術選手也記不住,上了場未必能用出來,還不如就練好幾套簡單的戰術就行。
不過戰術雖然簡單,但到了場上,形勢瞬息萬變,什么時候用哪種戰術,什么時候該做出改變,這些就需要教練去判斷了。
而且在這種級別的搏斗中,慢半秒可能都會導致完全不同的結果,而從教練喊話到選手執行,怎么也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就需要教練提前預判,不然做出指令也跟不上場上的變化。
這對教練的要求很高,好在李彤雲的能力完全可以勝任,她在場邊不斷喊話,指揮場上的兩人不斷改變打法。
另一邊,巴西隊的教練也在場邊不斷喊話,指揮自己的選手打戰術。
于是這場比賽演變成了兩邊教練在見招拆招,現場直播的鏡頭也頻繁給到兩邊的教練。
“這比賽有意思了,從斗力變成斗智了。”
“搏擊比賽本來就很考驗戰術和應變,又不是莽夫打架。”
“李教練還是厲害的,上一輪打俄羅斯隊5:0,這次肯定也沒問題!”
“2VS2,確實比1VS1更考驗戰術。”
......
網友們議論紛紛,注意力也從選手身上轉移到了教練身上。
其實這種場景是很少見的,過去1VS1的比賽,教練雖然也會在場邊指揮,但具體的指揮是很少的,主要還是打氣,把握大的方向。而現在比賽變成2VS2,可以打的戰術一下增加了很多,所以教練發揮的空間也大了很多。
當然了,要打成現在這樣,也需要場上的選手執行力足夠強大,不然根本沒辦法將教練的戰術體現出來。
比賽持續了三分多鐘,場上的局勢開始朝華國隊這邊傾斜。
巴西隊的主教練額頭冒汗,神情有些焦急,但也沒辦法,場上的兩名巴西選手在實力上確實不如張韋麗和嚴小楠。李彤雲手里的‘牌’比他好,能力又不在他之下,勝負的天平自然會朝那邊傾斜。
兩分鐘后,張韋麗和嚴小楠配合將巴西隊其中一名選手打落擂臺,然后很快又將另外一人逼落擂臺,雙殺對手。
第三局,華國隊勝!
現場比分變成3:2。
第四局是重量級比賽,李三起身準備入場。
“我來收尾!”李三如此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