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令武說道:“我今年已經13歲了,要不了多久就成年了,從現在開始就要為自己的將來打算了。
我的性子懶散,將來不想做官兒,也不適合做官兒。官場上整日勾心斗角,十分兇險,我恐怕應付不來。
因此,我想經商,將來做一個富家翁,舒舒服服地過一輩子。”
對于柴令武的未來,李英娘不是沒有考慮過。柴令武是個次子,柴紹的爵位輪不到他繼承。他與兄長柴哲威的關系也不好,應該考慮與自己的出路。以柴令武的性格,經商或許是一條出路。
在唐朝,講究市農工商,商人的地位是最低的,雖然有錢也會讓人瞧不起。柴令武不同,他是勛貴,有著崇高的社會地位,如果能夠擁有財富,逍遙地度過一生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看到柴令武真的懂事兒了,李英娘十分欣慰,她說道:“你能這么想很好,你打算做什么生意呢?”
看到奶娘理解自己,柴令武十分高興。他說道:“我已經看好了一條發財的路子,想從家里支點兒錢。”
李英娘聽到這里,不由得警覺了起來。她太了解柴令武了,知道他從來沒有做過生意,沒有任何的經驗。而且,柴令武給她留下的印象就是不靠譜,誰知道他拿了錢,會不會出去瞎糟。
她心里暗暗盤算著,決定給柴令武這個機會,但是不能超過100貫,她必須要為整個公主府負責。
她問道:“你打算要多少錢?”
柴令武說道:“2000貫。”他知道到家里最多能夠拿出3000貫,全都拿出來是不可能的。
“這么多啊?”李英娘吃了一驚,疑惑地望著他。隨即,她態度堅決地說道:“這不可能,最多一百貫。”
100貫是李英娘的底線,她不去問柴令武究竟要做什么生意,免得他再糾纏。
柴令武有些郁悶,不過,他也知道自己沒有信譽,提出這樣的要求過分了。
不過,這100貫也先拿著,算是個啟動資金。他說道:“好吧,就100貫。”
李英娘走后,柴令武陷入了沉思。
大將軍李靖趙底是什么時候突襲突厥人的,柴令武也沒有個準確的日子。他必須在李靖的捷報傳來之前,完成對商鋪的購買,當務之急是要搞到一大筆錢。
穿越前,柴令武是一個科普刊物的資料員,刊物經營不下去了,導致他也失業了。不過,他掌握的那些科普資料在唐朝十分有用。
他也想過搞出一些發明創造來賺錢,可是時間來不及了。
他也想過到別處去借錢,可是他沒有信譽,就連在自己家里都借不出錢了,跟別人借錢就更不可能了。
“錢啊錢,誰有錢?”柴令武自言自語地嘀咕著。
長安街頭,一個白白胖胖的華服少年騎著高頭大馬,手里搖著一把折扇,身后跟著一群家奴,這是紈绔子弟的標配。
這個少年名叫李晦,是河間郡王李孝恭二兒子,今年13歲,比柴令武小三個月,是柴令武的表弟和死黨。他聽說柴令武傻了,特地前來看望。
李晦來到了柴令武的寢殿,看到柴令武好端端地坐在那里,眼神兒一如以往的狡黠明亮,正在笑瞇瞇地望著自己。
他詫異地說道:“大頭,你不是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