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墻的人頭在火光明滅中忽明忽暗,神色顯得陰霾有些還因為掛得不太穩,在空中微微搖晃。
剛才的求救聲大概率就是從它們口中傳出來的了。
虞幸沒有先上前去,他保留著對人頭們的興趣,先調查了一下火把。
火把完整老舊,除了積灰外,火把上連燒過的痕跡都沒有。
他在甬道里遠遠望著就已經看見火把在燃,照理說,火把上的灼燒痕跡應該是很重的,難道,這火把也因為迷陣的原因,其實是虛假的東西,所以才能隨時隨地的燒著,沒有限制?
如果火把是假的,那這個密室一般的方室就真不到哪兒去。
虞幸的熱情沒有降低,他相信這個密室出現一定有它的道理。
看完火把,他終于來到人頭墻面前,仰起頭看著它們。
一顆顆頭顱整齊排列,但他們的斷口處并不齊,不是被利器斬斷,反而像是直接被擰下來的一樣,隔著遙遠的時空,虞幸都能感覺到始作俑者的殘暴。
這些頭顱的頭發都很長,但不是他之前看到的披頭散發用于遮掩面部的那種長,而是精心捆綁,綁成了一個發髻盤在腦后,有些像古代士兵。
這些人或許在墓宮修建時就存在了,現在,在這片迷陣中,它們的臉沒有隨著時間化為一灘腐肉,最終只留下骸骨,而是被保留得栩栩如生,仿佛下一刻就能笑起來和虞幸打招呼似的。
虞幸垂眸看著和他自己的眼睛在同一高度的部分頭顱,發現它們的樣子也不像是士兵,說不出的古怪,就像是……就像是本身來自各個階層,有面黃肌瘦的,也有富態的,有兇神惡煞的,也有書卷氣濃厚的。
有的看上去已經五十多歲,滿臉皺紋,皮膚黝黑,像是一個莊稼漢;有的卻十幾歲,細皮嫩肉,大概是個富家小少爺。
它們不像士兵,倒像是……陪葬。
虞幸腦海中劃過這兩個字,再次看向一墻的人頭,感觸就不一樣了。
妖道有點過分了,死一下要拉這么多人一起。
他記得,妖道是為了復活,為了躲避某種力量的干擾才修建墓宮的,既然她知道自己還會活過來,那殺這么多人干什么?
虞幸后退幾步,數了數人頭數量。
光是這面墻上,就有一百三十四顆人頭。
這只能說明一件事。
妖道的計劃中,需要這么多人去死,才能保證她的復活。
他又想起張叔太爺爺的日記,在那日記里,寫過鬼沉樹是一棵掛滿了人頭的巨樹,如果方室里的人頭墻不是真實存在,那這些人頭真正所在的位置,應該就是鬼沉樹上了。
也就是說,殺這么多人,都是給鬼沉樹施肥?
虞幸“嘖”了一聲。
他基本上可以確定,妖道一定是發現了鬼沉樹的某種能力,想借助其完成復活,或者說是完成一次次復活,所以才修建了這一處墓宮,把“寶地”先占著,留下了一些強大的怪物做看守,免得后世與她爭搶。
鬼沉樹的生長需要養分和時間,按照太爺爺日記上鬼沉樹的形態來推,在一千二百多年前,鬼沉樹應該還是一棵幼苗。
所以整件事的順序應該是,妖道找到鬼沉樹幼苗,發現了鬼沉樹的力量并利用起來,為禍一方,被諸侯殺死后復活,徹底響徹了妖道的名頭,隨后在重陰山修建墓宮,圈住鬼沉樹,再用活人去澆灌鬼沉樹,使其長大。
雖說鬼沉樹在傳說中無法接近,靠近就死,但妖道作為它的栽培者,身上有它的力量,或許會是個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