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事情別人也幫不上忙,得需要他自己擺平。而且周書文能夠同意齊文濤的申請,也算是對劉半夏的再一次考驗。
收拾一番心情,也到了吃晚飯的時間。今天中午吃得很不錯,劉半夏就讓別人先去,他在這里等著今天晚上過來值班的陳建新和王超。
這也是他另一個頭疼的事情,等急診科真正運作起來,他還得負責排班。原則上來講,是不允許更換的,以免造成某個人工作時間過長、過于疲憊。
可是你不能保證誰就會有個緊急情況,所以到時候就得調整好。別看是小事情,也會影響到人際關系。
“你們倆怎么不吃飯去?”劉半夏看著梁曉琳和晴科娃問道。
“等你一起啊,我們是一個團隊,就要一起吃飯。”晴科娃說道。
“好吧,那就在這邊一起等一會兒。今天晚上莉姐值班,也不知道能不能給咱們帶點好吃的。”劉半夏說道。
“哎呀,莉姐的醬骨頭可真好吃呢。”梁曉琳喜滋滋的說道。
給劉半夏都逗樂了,相處得久了,梁曉琳也不是看上去的那么冷。但是你得久處,跟你真正熟悉才行。
“劉醫生,有個孩子流鼻血,您來接診啊?”這時候在分診臺的沈琳喊了一句。
“行,處置一室吧。”劉半夏說道。
給孩子清創,劉半夏可就不敢讓梁曉琳和晴科娃上手了。在整個二院的科室中,一個急診科、一個兒科,往往是最讓人頭疼的科室。
急診科這里也是經常扎堆,而且有些患者們大多都是外傷,在處置的過程中就很容易引發矛盾。
兒科呢?現在的家長對孩子們都很重視,你輸液的時候因為孩子手臂活動扎歪了,搞不好都會挨家長一拳。到了流感季呢?那就更不得了了,都想讓自己的孩子開些看病。
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各個醫院的兒科醫生,絕對比急診科的醫生還要缺很多。那份壓力,真的不是一般的醫生能夠承受的。
小患者是個小小子,今年八歲,采用了民間方法,舉著雙手投降式,仰著頭走了進來。
“玩的時候摔到了?”劉半夏問向了跟著一起過來的孩子媽媽。
“嗯,就一眼沒看住,摔倒了。”孩子媽媽無奈的說道。
“媽媽,浩浩不疼,浩浩都沒有哭。”小家伙說道。
小家伙的樣子給大家都逗樂了,這么開朗、堅強的小患者可不多見。
“浩浩這么厲害啊,鼻子有沒有疼的感覺,一會兒叔叔要把堵著鼻孔的衛生紙給拔出來,好不好?”劉半夏說道。
“叔叔,疼么?”看到劉半夏戴上了口罩和手套后,小家伙終于有些緊張了。
“不疼,叔叔得給你檢查一下,看看鼻子有沒有摔傷。這么帥氣的浩浩,鼻子也很好看嘛。”劉半夏坐下后說道。
聽到劉半夏這么夸,小家伙就美滋滋的,兩條小腿的晃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