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覺得學醫已經暗無天日了啊?”劉半夏笑著說道。
“其實真相就是差不多,確實是暗無天日。因為前幾年賺的薪水就是將把夠花,還不能添置大物件。”
“可是就算是這樣,為什么我們還要學醫呢?因為往大了說,我們這是在治病救人,非常有成就感。往小了說,當你的醫術積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確實會賺到錢。”
“不用不好意思,我一直都覺得我當初之所以選擇這一行,其實就是為了賺錢。不賺錢住不了好房子,不賺錢生活水平提高不上去,不賺錢將來成家可能都會有問題。”
“這是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也從來都沒覺得有什么見不得人的。但是有一點,大家伙也要記住,我們學醫不能僅僅是為了賺錢。”
“賺錢與我們治病救人其實并不沖突啊,而且咱們這個職業還非常特殊,我們在賺錢的同時,也需要注意賺來的是不是良心錢。”
“這才是今天我要說的事情,比我們學醫是否要吃苦,是否會受累都要重要的一個問題。因為現在的情況就是只要你基礎條件達標了,家里又有些關系,當一名醫生還是很輕松的。”
“醫療圈子里也是烏煙瘴氣,因為這里存在著巨大的利益。我們在場的每一位,都將會是受益人。”
“我們將來在接診的時候,不僅僅要對患者進行盡可能準確的診斷,還需要盡到完善的告知義務。”
“比如說我們在給患者確診后,跟患者家屬交代情況的時候,我們的話術,就會對患者家屬即將做的決定產生很大的影響。”
“這位患者是三期肝癌,腫瘤對周邊組織浸潤很嚴重,也出現了淋巴結轉移。我們可以跟患者家屬說,還是有成功的可能的。我們也可以跟家屬說,成功的幾率很低。”
“你們自己感受一下,同樣的一個情況,不同的表達,在患者家屬的心里意味著什么,又會對患者家屬做的決定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然后你們在根據你們目前所擁有的一些醫學知識來判斷,假如遇到這樣的患者,你自己究竟是否建議他做這臺手術呢?”
整個會場鴉雀無聲,因為劉半夏的這個問題是非常現實的一個問題。
如果用一個平常心來考慮的話,很多人覺得既然已經這樣了,其實就沒有必要去做手術。會花費好多錢,遭很多的罪,治愈的機會又非常渺茫。
可是換一個角度來想呢?治愈的機會雖然渺茫,但是并不代表一點機會都沒有。
很多人已經把自己帶入到了這個問題里,然后現在就在問自己,到底該怎么去跟患者家屬來講?
“這個問題,你們在心里邊先合計著,咱們再轉回來我最開始說的事情。為什么學醫跟家庭環境的關系不大。為什么要給你們擺這么多的實際困難出來。”劉半夏又接著說道。
“其實就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我們需要把自己的心思擺正。心思擺得正,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想要獲得什么樣的結果,我們就能夠有一個明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