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非就是腫瘤的位置和大小會有一些變化,再有的就是腸管質量情況。
佟家二兒子發現的比較早,腸管質量也可以,腫瘤的個頭也不是很大,劉半夏在操作的時候也是得心應手。
劉依清和許一諾她們倆就比較忙了,因為她們負責解說啊。
雖然她們還沒有上手實操過,可是看過劉半夏做過很多次,對于劉半夏的每一步操作都很清楚。
這也是昨天晚上劉半夏臨時給她們分配的任務,也算是對她們的一個考核。如果連這些東西都沒法掌握的話,哪里可能讓她們上臺實操?
而且也是為了便于觀看吧,劉半夏稍稍放慢了一些速度,要不然這臺手術他是非常有信心在一個半小時之內結束。
可是就算是這樣,也讓觀看的這些人心中很不平靜。
可謂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相關的資料也能查到,但是真正實操的感覺跟看資料可是不一樣的,尤其劉半夏的操作速度還那么快。
這根本就不像才做了二十多臺類似手術的主導醫生,最起碼也得過百臺才能夠達到這樣的嫻熟。
就是那種勝似閑庭信步的嫻熟,每一次的操作都非常精準,不會有一分一毫的浪費。
這不僅僅考驗的是手術的操作技巧,而且也要對病灶部位有足夠的了解才行。
這可不是結腸癌,這是直腸癌,而且還是距離肛門那么近的直腸癌。在切除的過程中還要盡可能減少損傷肛門神經,以免影響到肛門的相關功能。
“不服老不行啊,現在的年輕人是真的不得了。”寧院長跟身邊的人感慨了一句。
“昨天我跟劉主任探討了一下今年送人去培訓的事情,估計今年的競爭會很激烈,不過我說三個名額他也沒有拒絕。”
“院長,真的要在急救科大力投入了?”副院長胡志問道。
“老胡,你是普外科的,你說說劉主任的操作怎么樣?”寧院長反問了一句。
“比不上,這個咱得承認。”胡志苦笑著說道。
“距離規培招人還有幾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里,劉主任的名聲肯定會更大,到時候各單位就都該琢磨這個事了。”寧院長說道。
“急救人才各個醫院都缺,現在好了,一下子冒出來一個這么厲害的,到時候還不得都往里擠?”
“每一次培訓單位人的名額也都有限,咱們真得提前準備起來。稍后咱們再看一下他這兩位學生做的小切口闌尾切除吧,也不是那么容易吧?”
胡志點了點頭,“關鍵就是看提闌尾的操作,如果花費的時間太長,是否小切口的意義也不是很大了。”
“哎……,人家這么年輕就干到那么大醫院的副主任,更是獨立管理一個科室,真是有硬貨啊。”寧院長又感慨了一句。
其實也不僅僅是他會有這樣的感慨,一些上了年紀的外科醫生看過劉半夏的操作之后,差不多都會有這樣的想法。
總會有一種廉頗老矣的感覺,順便再遙想一下當年。
這也算是劉半夏教學手術的一個副作用吧,多少有些打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