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就是血常規、血液生化唄?還用再給上別的檢查嗎?我也沒什么事情了,也可以跟診。”陳學海說道。
“還是穩妥一些吧,要不然真的容易給孩子的父母嚇到。”王歡說道。
“還有一個小問題,就是他摔倒的時候有沒有磕到頭?雖然我們傾向于是某種內在的病癥表現出現在的癥狀,如果孩子磕到了頭呢?”
“畢竟孩子的頭骨密度沒有我們成人的密度大,所以在摔倒的過程中,要是有了擦碰,延遲性出血也是有可能的。”
“這個我倒是檢查來著,孩子頭部未見外傷。而且孩子父母也沒有提起,僅僅是端茶壺的時候,摔倒,燙傷了腳面和小腿外側。”劉半夏說道。
“那就沒什么好說的了,還是按照咱們的常規檢查來做吧。”陳紅陽說道。
“這樣符合流程,也能夠讓孩子的父母穩當一些。另外咱們也可以觀察一下,看看孩子的情況是不是會有新的變化。”
“OK,那就先做血常規和血液生化。”劉半夏說道。
這就是會診的結果,是非常保守的一個檢查手段。
因為患者是一位小朋友,更是因為這位小朋友發病比較急。
“醫生,有結果了嗎?”
剛剛從辦公室走出來,孩子的父親就跑了過來。
“我們決定還是保守一些的給孩子做檢查,先做個血常規和血液生化,看看血檢的結果怎么樣。然后咱們再根據血檢的結果上一起檢查,省得讓孩子折騰。”劉半夏說道。
“行、行,快檢查吧,可不能耽誤了啊。”孩子的父親說道。
“這三位是兒科、心外科、內科的醫生,這也是我們一致討論的結果。你再仔細回憶一下,看看孩子在這段時間還有沒有不尋常的表現。”劉半夏說道。
這可不是為了推卸責任才會這么說,而是要讓孩子的父親感受到院方對孩子的重視。
四個人又來到了處置室,觀察了一下孩子的身體指標。跟劉半夏離開的時候一樣,目前還比較穩定。
“咋了?心里有些沒底了?”陳紅陽問道。
劉半夏老實的點了點頭,“確實有一點,這樣突然發病的情況雖然經歷過,但是在這么小的孩子身上沒有經歷過。”
“你說你們往常接診的孩子有一些也是比較嚴重的病癥,你們是怎么抗過來的呢?真的不容易啊。”
“咋扛?硬扛唄。我當年都不知道要放棄多少輪,累的、熬的。”陳紅陽苦笑著說道。
“普通的病癥還好一些,有一些先天性的疾病,看著才是最揪心呢。大多都是小寶寶,最大的也不過兩歲,還沒有真正感受過這個世界呢。”
“都差不多,我也接觸過幾例先心病的小朋友。有些是能夠直接一步到位的做利索,有些就需要兩到三次才可以。”陳學海接過了話頭。
“可是在心臟上做的手術越多,瘢痕組織就越多,就越會影響到心臟的質量和功能,也會給孩子將來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