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那我們是不是都得檢查一下啊?”
這時候陪著患者來的小伙子緊張的問了一句。
現在的問題已經大條了,如果真的是因為吃生魚片給腦袋吃出來的蟲子,那么大家就都會有危險。
搞不好人人腦袋里一條蟲啊,這個事情可就大發了。
“你們一般是沒問題的,他的情況有些特殊。”劉半夏說道。
“也能為他服用了奧秘拉唑,這個藥的一個作用就是抑制胃酸分泌。如果我們胃里的胃酸少的話,就不能夠完全將食物中的一些寄生蟲給殺死。”
“而且根據我的一些經驗來講,往往有胃炎或是食管反流狀況的患者,奧美拉唑差不多就是長期服用的藥物了。”
“哪怕醫生也告訴這個藥不能天天吃,還是會經常吃吧?時間長了之后,對于身體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嗯……,我確實是三兩天就得吃一次。”患者想了一下說道。
“目前這個也是我們的一個猜測,接下來咱們先看看篩查的結果怎么樣。然后再做個增強CT,看看那邊的供血情況。”劉半夏說道。
“如果這兩個檢查都是陰性的話,我們就可以安排手術把這個給摘出來了。雖然腦部手術都會有風險,這個已經是風險最小的了。”
“醫生,那不能用別的法子或是吃藥嗎?”患者問道。
想到手術,還是有些害怕。
要把自己的腦殼給打開,然后再把里邊的蟲子給捉出去。萬一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的大腦給搞壞了呢?
“如果是身體里別的地方的寄生蟲,我們還可以嘗試先用藥物控制一下。有些藥物能夠把寄生蟲殺死,慢慢被我們的身體給排出體外。”劉半夏說道。
“可是要真是寄生蟲,在你的大腦里,這就有些不好處理了。確定的方式也是很簡單的,我們可以做活檢。”
“但是有了做活檢的風險性,還不如直接就給它摘掉呢。寄生蟲的種類有很多,我們也不知道它的包囊液是不是會讓你的身體產生過敏反應。”
“而且我也建議你,最好還是再做一個全身檢查,看看身體別的部位還有沒有寄生蟲。當然了,這個得是在確診是寄生蟲的情況下才能夠進行的。”
這就是他目前根據患者的綜合情況給出的新診斷,張曉也認同這個診斷。
可能是瘤,也可能是寄生蟲的包囊。但凡有了可能,你就得去排除,這樣才能夠確診。
“你是咋想到的呢?”
來到了一邊后,張曉問道。
“哎……,你忘了?上次我不還跟肖主任一起上過一臺手術嗎。”劉半夏苦笑著說道。
“有些寄生蟲是不畏懼胃酸的,或者一些人的胃功能差一些,分泌的胃酸小一些,在胃內的濃度不夠,所以才給了這些寄生蟲可趁之機。”
“最主要就是這位患者的腦瘤癥狀表現得似是而非,你不是也懷疑來著,總覺得他的腦瘤癥狀表現得不夠徹底。”